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探讨新型酞菁类光敏剂ZnPcH1介导的光动力疗法(ZnPcH1-PDT)对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为PDT应用于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②初步探讨ZnPcH1-PDT对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机制,为PDT的光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③初步探讨ZnPcH1-PDT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达形态学缓解骨髓的体外净化作用,为提高造血系统肿瘤患者骨髓移植物中残存瘤细胞的PDT净化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应用荧光光谱分析法检测光敏剂ZnPcH1含量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及人Burkitt’s淋巴瘤CA46细胞、鼠淋巴瘤P388细胞、K562细胞内的动态变化,应用MTT比色法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ZnPcH1-PDT对CA46细胞、P388细胞以及K562细胞的生物作用;②采用AO/EB荧光染色法、DNA片段化分析、TUNEL、Annexin-V-FITC/PI双染等方法检测ZnPcH1-PDT对K562细胞的作用;以RT-PCR法检测ZnPcH1-PDT处理后的K562细胞c-myc、htert、survivin、caspase-3 mRNA表达的变化。③在正常骨髓MNC中按1:100、1:1000和1:10000的比例掺入K562细胞建立混合细胞模型,采用巢式RT-PCR检测PDT处理后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门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患者的骨髓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DT处理前后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光敏剂ZnPcH1在正常骨髓MNC与CA46、P388、K562细胞内含量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在与ZnPcH1共孵育5h时,CA46、P388、K562细胞与正常MNC细胞内的ZnPcH1含量的比值较高。因此,选用与ZnPcH1孵育5h后再行光照。MTT比色法与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显示ZnPcH1-PDT对CA46、P388、K562细胞有杀伤作用,可以抑制CA46、P388、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光敏剂浓度的增加而增高;②AO/EB荧光染色法、DNA片段化分析、TUNEL、AnexinV-FITC/PI双染法结果均显示PDT能够诱导K562细胞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PDT处理后K562细胞中c-myc、htert、survivin的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而caspase-3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强。③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显示ZnPcH1-PDT对K562细胞集落形成的抑制率高于正常CFU-GM(p<0.05);巢式RT-PCR结果显示ZnPcH1-PDT处理可完全杀灭按l:100至l:l0000比例混入正常骨髓MNC中的K562细胞,在此浓度下,ZnPcH1-PDT对正常CFU-GM集落形成的抑制率仅为22.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DT处理后骨髓标本中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下调,抑制率为22.07%~99.07%。结论:①光敏剂ZnPcH1含量在CA46、P388、K562三种细胞与正常骨髓MNC内呈动态变化,能够选择性积聚于肿瘤细胞,杀伤血液肿瘤细胞,而对正常骨髓MNC的影响较小。②ZnPcH1-PDT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下调c-myc、survivin的表达,从而下调htert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上调caspase-3 mRNA的表达,诱导其凋亡。③ZnPcH1-PDT具有良好的骨髓体外净化效果,在自体骨髓移植的骨髓净化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