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热力系统的水汽循环和循环冷却水阻垢剂的评价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水汽质量监测的特点和现有监控系统在故障诊断分析和预防方面的不足,阐述了研究热力系统水质化学诊断的必要性及应用前景。研究中采用水质电导率、氢电导率温度响应等手段,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在线监测仪器的温度补偿方面的不足,可能导致不能准确判断水汽质量,造成热力系统安全性或热能方面的损失;同时研究了循环冷却水系统阻垢剂电导率评价的新方法,与传统的静态阻垢法评定阻垢剂性能的试验结果相同,具有实验仪器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实验选取六种典型锅炉水处理工况下的模拟水相,跟踪电导率和pH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对实验结果的解析可得出:①不同的炉水处理工况下,水样电导率温度补偿系数差异明显,实际监测中不应采用统一的温度补偿系数。②各水样电导率温度响应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出的电导活化能受温度影响比较小,但随温度升高有减小的趋势。实验选取NaCl、Na2SO4、Na3PO4和CH3COOH溶液四种物质分别测量其电导率、氢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电导率、氢电导率温度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对实验结果的解析可知:①氢电导率能灵敏反映炉水中低分子有机酸,比CH3COOH溶液电导率大3.7倍以上;②温度是影响氢电导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增加,氢电导率显著上升,并且温度对各种阴离子的氢电导率影响程度不同,但这种差异较小;③同一水样的电导率温度系数和氢电导率温度系数不同,在测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前者大于后者;④各类炉水所含的不同离子在浓度很低时对电导率及氢电导率温度系数影响不大。本实验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评定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基于对溶液电导率的监测来评定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方法。实验是在恒温、密闭的条件下,通过对碳酸钙过饱和溶液电导率的侧定,找出电导率开始下降的点,即溶液中开始析出沉淀的点,计算有阻垢剂和无阻垢剂时碳酸钙的临界过饱和度值来比较阻垢剂的阻垢性能。临界过饱和度值越大,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越好。通过阻垢剂的浓度和相对过饱和度值的关系图可以找出理想的阻垢剂以及合适的剂量。实验表明,电导率监测法具有实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精度高等优点,可以比较不同阻垢剂和相同阻垢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阻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