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和恩平组储层物性较差,油气成藏特征复杂。本文从陆丰凹陷沉积和构造背景出发,着重研究低渗储层甜点形成机理和油气成藏条件,探讨油气成藏机理,总结陆丰凹陷油气富集规律,确定低渗透油藏定量评价方法,指出有利成藏区分布范围。研究结果对加速该区古近系深层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参考价值。基于钻井岩心资料、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分析了陆丰凹陷南部文昌组和恩平组低渗透储层基本特征及甜点储层形成机理和评价标准,将储层划分为Ⅰ类储层(甜点)、Ⅱ类储层(甜点)、Ⅲ类储层和Ⅳ类储层。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主要有三类:有机酸溶蚀、大气淡水淋滤和异常高压保护孔隙作用控制。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表明陆丰凹陷有效烃源岩是发育在文四段的中深湖相泥岩。烃源岩类型为Ⅱ1-Ⅰ型,有机质类型好,成熟度高,生烃能力强。研究区发育三套区域盖层,自下而上为古近系文四段湖相泥岩、珠江组碳酸盐岩台地相灰岩和韩江组海相泥岩。油气输导体系包括断层、连通砂岩和不整合复合体,断层控制油气垂向运移,连通砂体和不整合复合体控制油气侧向调整。圈闭类型主要有构造圈闭和地层圈闭,同时还有受构造、连通砂体、不整合联合控制的复合圈闭。通过对成藏条件研究及已钻井油藏解剖,将陆丰凹陷划分为三个成藏体系:近源断陷成藏体系、远源过渡成藏体系和远源网毯成藏体系。近源断陷成藏体系可分为陡坡带、深洼带、洼中隆起带、缓坡带油气成藏组合。远源网毯成藏体系可分为下部仓储层和上部聚集网层成藏组合。综合考虑各类成藏模式下油气成藏条件差异特征,阐明陆丰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低渗背景下甜点储层存在是油气成藏的核心,有效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关键,有利成藏组合决定油藏类型、规模及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选出古近系各项资料相对详尽的含油区块并提取各类油气成藏评价指标,按照输导体系细分、储层质量评估、圈闭组合详查的准则,确定评价内容,根据评价内容的贡献量制定加权系数,每个内容里制定分类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数。最后将各项评价指数叠加获得评价系数,从中优选出3个有利成藏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