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音乐艺术传入我国已有百余年,钢琴逐渐褪去其神秘而高贵的面纱,成为一种受众人追捧的充满无限宝藏的乐器。与此同时,我国的艺术家、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改编曲和与钢琴相关的教材著作,致力于探究一种新型的有活力的钢琴教育模式。在众多的钢琴改编曲中,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虽不敢说独占鳌头,却也是异彩纷呈,占据着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半壁江山。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源于陕北民歌,陕北民歌的曲调、歌词、旋律源于黄土高原上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调和社会风俗,作曲家在创作改编时巧妙地将这种情感展现出来,造就了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独有特色。论文主要以陕北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的出发点,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本论文共包含绪论部分和四个章节,绪论部分旨在了解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历史溯源及其发展和相关研究现状,同时,厘清陕北民歌的概念及其内在意蕴。第一章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在全面分析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的基础上,阐释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对传承民歌文化内涵和促进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作用,探索陕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价值。第二章主要以四首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为例,着力于探究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特点和演奏技巧。在进行了历史探源和创作理念的分析后,第三章转向对高校中陕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考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下教师对陕北民歌及其钢琴改编曲的认知和教学应用状况,以及学生对学习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兴趣和态度。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追问。第四章是在前一章内容的基础上探究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教学中的运用改进,挖掘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要旨,提出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在高校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将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运用于高校教学中,就是要通过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生长和生活的地方进行钢琴音乐的改编和创作,展现中国音乐文化的魅力,向世界发出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