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基本构成单位的县域经济,在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县域经济关系到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却未能很好解决的三农问题,是实现农村以及城乡整体发展的关键。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国的县域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东部地区因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较早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较早享受了各方面优惠政策,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西部县域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等相对较差,经济发展形式相对封闭,外向型经济起步比较晚。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大部分相对封闭地区外向型经济依旧存在提升速度慢、整体规模小且层次低、结构欠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关于外向型经济的研究都是针对资源禀赋充裕、区位优势明显等经济发展水平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对经济水平滞后、各方面条件不足的县级区域外向型经济探讨甚少。而怀宁县,作为内陆地区的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欠佳的县级行政单位,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其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虽然怀宁县外向型经济水平总体不高,但它提高怀宁地区经济富裕度的事实是不容否定的。此文章选取怀宁县的外向型经济作为研究对象,重点采用了文献分析、调研研究及比较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方法,论文主要有6个组成部分。首先是导论,这一章节阐述文章行文思路、创新点等。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一方面是界定相关概念,另一方面是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石。第三部分是对该县外向型经济状况进行具体阐述和分析。具体的先是对怀宁县的经济发展整体情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其搬迁至新县城尤其是近年来外向型经济政策、外贸、外资发展情况,通过纵向分析并给出相关的测度指标,更为客观的反映了其发展情况。并且这为后文与相关县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提供准备。第四部分论述该县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是从总量、规模及其他测度指标角度,与安徽省肥西县及天长市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县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对比分析出怀宁县存在的实际问题。第五部分是总结国内一些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案例及模式,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为进一步发展怀宁县外向型经济指明方向。最后,根据前文的纵向、横向比较分析发现的问题以及总结国内成功经验受到的启发,提出怀宁县政府尤其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等一些具体实际可行的对策建议。对于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怀宁县,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促进怀宁县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