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双源CT(DSCT)肾细胞癌、肾盂癌灌注参数的特点,探讨灌注成像对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西门子工作站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肾细胞癌、9例肾盂癌双源CT灌注参数,分别测量肿瘤及对侧正常肾皮质、髓质(对照组)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开始时间(TTS)、达峰时间(TTP)、Patlak血管通透性(PS)、Patlak血容量(PBV)。 结果: 1、肾细胞癌BF、BV、PS、PBV值低于对照组肾皮质,TTP值则晚于对照组肾皮质(P<0.05);肾细胞癌TTS值晚于对照组肾皮质(P>0.05)。肾细胞癌BF、PBV值高于对照组肾髓质(P<0.05);而肾细胞癌BV、PS值高于对照组肾髓质,TTS、TTP值晚于对照组肾髓质(P>0.05)。 2、肾盂癌BF、BV、PS、PBV值低于对照组肾皮质(P<0.05);肾盂癌TTS值与对照组肾皮质相似,而TTP值则早于对照组肾皮质(P>0.05);肾盂癌BV、PS、PBV值低于对照组肾髓质(P<0.05);而肾盂癌BF值低于对照组肾髓质,TTS、TTP值则早于对照组肾髓质(P>0.05)。 3、肾细胞癌BF、BV、PBV值高于肾盂癌(P<0.05);肾细胞癌PS值高于肾盂癌,而TTS值与肾盂癌相似,TTP值则晚于肾盂癌(P>0.05)。 结论: 肾细胞癌、肾盂癌及正常肾皮质、肾髓质DSCT灌注参数不同。DSCT灌注成像在肾脏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黄体囊肿出血(Hemorrhagic Corpus Luteum Cyst, HCLC)的三维超声图像特点,提高超声对HCLC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应用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3DUS)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