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气诗是中国古代一种很有特色的诗歌类型。它肇端于宋代并与当时的理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庄昶承袭了这种诗歌类型的创作,在其一生中大力创作性气诗。但是他此类型诗歌创作却一直不为文人所认可。他的诗歌曾被误认作山林诗在同时代的明人中得到了很高的称誉。明代末年和清代评论家虽然把庄昶的性气诗创作看做其创作的主流,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判断,但由于清人对明代心学的排斥,庄昶的这类型诗歌却遭受了不公正的批评。本文通过对这些评价的具体考察来驳斥和纠正庄昶性气诗在历代接受中的误读和谬解,重新定位庄昶性气诗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在庄昶性气诗新的定位的基础之上,本文从全面客观的角度来对庄昶的性气诗创作做系统的研究。因性气诗这种诗歌体裁的特殊性,故本文在第一部分中先对庄昶的心学倾向及其在这种思想影响之下的文学思想做了具体的分析。接着在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四库全书》编撰者对庄昶贬斥的成因,揭示其偏颇并予以全面反驳。同时在这一部分中还对庄昶与前代性气诗创作者的文学思想及具体创作予以比照,在这个比照过程中凸显庄昶性气诗的创作特色:比之前代人同类型诗歌创作,庄昶有明确的性气诗创作的诗歌理论,他在创作中又把“理”作为诗歌创作的旨归和核心,并且他的性气诗的创作也十分注重诗歌的外在格律。因庄昶的性气诗创作具有以上的的三个特征,故庄昶的性气诗代表着明人对宋代性气诗的发展,庄昶的性气诗创作也成为性气诗中一种较为成熟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