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暴力虽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频频见诸各类媒体,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处理,各有关方面仍然秉持以教育为主的态度,这对于遏制校园暴力无济于事。 校园暴力的发生是有多种因素掺杂其中的,社会发展迅速,环境变迁,一些应对校园暴力的措施已经跟不上学生实施暴力的手段的多变了,家长的教育管理疏漏也是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加上校园暴力相关立法的缺位,校园暴力之风迅速蔓延,习惯性的教育手法已经落后了,对待恶性的校园暴力行为,应该借助法律的力量进行整治。虽然对于校园暴力没有精准的法律术语可以定性,但是各种专家学者的学说内容也很丰富,借此可明确校园暴力的危害性,也能对其概念、类型以及特征等进行一定的界定,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校园暴力的政策。国外关于校园暴力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我国可以对其一些优秀的经验进行借鉴吸收,从国内实际社会环境出发,通过从学校、社会、法律等多个角度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和探讨校园暴力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案,丰富校园暴力研究的理论,这样更能增强对预防校园暴力工作的实践指导意义,为寻找行之有效的校园暴力防御对策打好基础,并打造属于本国的校园暴力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制定对施暴者的惩戒治理措施,实行教育与法律的共治,发挥法律的力量打击校园暴力行为,对待校园暴力的受害,更应有及时的应对措施,保障其人身安全,使其免受二次伤害,设立相应的救济方式,把伤害争取降到最低。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法律分析,对校园暴力区分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评价,明确哪些行为应当纳入刑法予以评价,而哪些无法被纳入。对应当予以轻罪化处理的校园暴力类型进行总结概括,在轻罪化的处理方面展现其特色,在法治社会下,更应该为校园暴力的应对措施融入法律规范,充分贯彻法治理念,加大力度打击校园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