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观察我院新生儿所感染轮状病毒核糖核酸类型及其与病情之间联系。 2.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方法] 将2009年9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部(产科及新生儿室)出现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的新生儿共1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8例,通过确定轮状病毒型别,观察其与病情(脱水程度)关联度,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辅酶A、三磷酸腺苷、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心电图变化,通过有效率判断疗效。同时观察心电图与心肌酶关系,心肌酶与脱水程度关系。 [结果] 1.证明住院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类型多样,G1P8型、P6型常见,脱水程度与轮状病毒型别相关,P8仍为致病毒力较强的病毒型别,可导致严重脱水,较易导致心肌酶异常。 2.心肌酶异常升高与脱水严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心电图异常者心肌酶明显增高于心电图正常者。 3.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的病例数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心肌酶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5.治疗组100例中,显效54例,有效3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达89.5%;对照组98例中显效29例,有效41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7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P8型轮状病毒为我院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类型,该型轮状病毒毒力较强,可导致严重脱水和心肌损害,应发现后注意预防其播散流行。 2.新生儿轮状病毒致心肌酶和心电图异常,而心肌酶异常与脱水程度及心电图异常有关。 3.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轮状病毒所致的心肌损害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可以明显减轻心肌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