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时效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zlwz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灭时效是民商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它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消灭时效制度对每一个人、每一种权利都息息相关,各国立法几乎都有对权利的行使加以限制的时效制度的规定,但在立法体例和内容上各有千秋。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中,首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此举在确保人民法院合适、合法、及时的解决民事纠纷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该法颁布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民事立法只是较为简单的移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苏联民法,因此,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日益影响我国民事活动的正常流转。长期以来,我国民事时效制度都属于“冷门”,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一直不够深入,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也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也使得对消灭时效制度的理论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目前对消灭时效研究基本上围绕现有立法进行,在方法上采用简单的实证分析法,没有从法律史角度应用历史方法、比较法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文化探索,因此无法对消灭时效制度的发展趋势作出估量与判断。要深入研究一种法律制度,首先就应当了解这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只有清晰把握该制度产生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进行正确的文化探索,归纳出该制度的未来发展动态。本文以消灭时效的起源、形成、继承与改革为线索,从法律史角度应用历史方法、比较法方法,对比分析大陆法系的消灭时效、英美法系的出诉期限、社会主义法系的诉讼时效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重点介绍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前苏联的时效制度发展状况。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深入探究不同法文化背景下消灭时效的历史源流为前提,对消灭时效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系统归纳与总结。这一理论成果将为我国民商法时效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完善,为我国时效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伴随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自愿性失业者。这种自愿性失业现象引人深思,一方面对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这无
2019年6月29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主办的新时代保险业的变革与创新——庆祝中央财经大学建校70周年保险校友论坛在学院南路校区举行。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瑶琪教授对各位
雾使图像退化严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图像去雾。分析了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在图像去雾方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模板的局部重叠直方图均衡化去雾方法,分析了模板大
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以及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历经数千年风雨后,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民族之林,并继续走向繁荣,走向富强的伟大精
目的:通过测试不同训练水平的5次90%1RM负重深蹲刺激,并经过不同恢复时间后,下蹲跳蹬伸阶段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以及下肢所贴肌肉的肌电数据的变化,分析恢复时间和训练水平对
涩北气田是典型的疏松砂岩多层系产水气田,出水已经对气井正常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部分井停产,开展堵水工艺技术研究,可为气井治水提供新的工艺技术手段.目前国内
针对单一指标进行人口总量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用1990年至2004年中国人口总量序列建立并训练一个多指标的灰色人工神经网络人口总量预测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识,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具有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概念从词源学和哲学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开放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正向全球化时代迈进,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仅在经济上相互影响,而且在文化教育上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重视德育又是当今世界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