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教育,高中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明确了高中教育的定位,以发展核心素养为主要动力,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能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性很强。高中化学中化学平衡内容概念性强、复杂抽象,并且与很多化工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在试卷中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这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是广大一线教师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通过访谈教师、分析学情、解读课标,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核心素养分析化学平衡教学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通过设计化学平衡案例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发现,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不清晰,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化学平衡教学这一方面,大多教师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化学平衡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化学平衡概念的抽象以及学生推理能力的缺乏等方面。通过教师访谈和学生的学情分析,对河南省部分高中化学平衡的教学进行现状调查,制定化学平衡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化学平衡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学生微粒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树立学生平衡观,增强学科素养能力;巧设问题链,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建立正确的课堂价值取向。依据化学平衡教学策略设计化学平衡教学案例,并在开封市Q高中进行教学实践。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高二(5)班和(6)班的显著性水平为0.561,没有明显差异,可作为平行班进行教学实践。选择高二(5)班为实验班采用新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6)班为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案例实施后,对学生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化学平衡教学结果显示:(1)在课堂实践中通过观察实验班与对照班发现,实验班的学生上课时课堂互动较多,反应较快,并且能够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2)实验班的测验题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班,尤其是微观粒子题和计算题方面有一定的提升。(3)访谈学生发现学生比较喜欢新的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中加强了与同学协作探究的能力。经过实践证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平衡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