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幽默普遍存在于世界各种语言中,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因语言的不同而各有差异。这成为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越来越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有效地认知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幽默,学者们完全可以以言语幽默翻译作为切入点。但和一般的翻译不同,言语幽默翻译具有自己的特性,比如,娱乐性、思想性以及语言的独特性,因此,言语幽默的翻译质量会对目标受众的感知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翻译言语幽默对译者而言是个真正的挑战,以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幽默研究主要都围绕幽默的可译性展开讨论。为了在具体方面给译者提供相关参考,本文借用言语幽默普遍理论探索英语幽默的“中译”现象并总结出常用的翻译策略。首先,讨论了言语幽默普遍理论中产生和理解幽默的六个知识资源和幽默相似度测量系统以及它们与翻译的结合。接着,为了有效地展示这一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采用了分析法、比较法和定性法进行对所选实例进行分析,并最终推演和确定了成功的言语幽默翻译所需要的策略,即增补策略和提升策略。在英译汉的实践中,这两个翻译策略的具体表现就是增加相关细节或改动措辞,使得译文既能在总体上忠实于原文,便于目标读者感知原文的幽默,又能在六个知识资源,尤其是脚本对立和逻辑机制这两个层面上和原文达到尽量相似,从而为译者或翻译研究者根据幽默相似度测量系统有效地评估译文和原文的相似度提供了参数依据。最后,它们也反映了译者为目标读者实现一个孪生幽默的努力。从结构上看,本文可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全文总述,介绍了本文的目的、问题、意义以及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简述了前人对幽默翻译所做的研究;第三章为理论框架,详细阐述了言语幽默普遍理论及其与翻译的结合;第四章为主体部分,以《三人同舟》为例,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试图将言语幽默翻译中出现的常用策略进行归纳,并就这些策略在不同的语境下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第五章为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