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纳米光栅增强超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8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 OSCs)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提供廉价电能具有重要意义,但光电转化效率低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去的大量研究表明,在OSCs中植入周期为几百纳米的贵金属光栅,有效地提高了活性层的光吸收,成为提高OSCs光电转化效率的有效技术之一。但对周期小于100nm的金属光栅结构的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提出在P3HT:PCBM体系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引入具有极小周期(20nm)的银纳米光栅结构,理论上研究了该光栅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的影响。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当银纳米光栅结构直接与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接触,虽然有利于提高OSCs的光吸收,但也导致了金属表面处载流子的复合损失、激子的淬灭损失,这对OSCs光电转化效率的提高是不利的。基于此,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包覆型银纳米光栅结构,理论上研究了该光栅结构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将对高效OSCs的研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首先,在P3HT:PCBM体系的OSCs中,本文研究了具有极小周期的银纳米光栅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光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1)光栅的几何参数变化主要影响银纳米光栅之间热点效应的产生及其强弱,而且光栅宽度比高度变化对活性层光吸收的影响更为明显。(2)具体地,当h=30nm时,在混合模式下活性层的总吸收效率可以达到47.90%,比等效平板结构增加了36.50%,而活性层的等效厚度仅为24.5nm,实现了超薄活性层的强吸收效果。特别在TM模式下,总吸收效率相比于等效平板结构提高了102%。另外,该结构呈宽谱、广角吸收特性。当h=8nnm时,热点效应的强电场作用由于光栅高度的降低而明显削弱,其光吸收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活性层有效厚度的增加。2、结合上述研究,本文利用介质材料包覆光栅从而提出包覆型银纳米光栅的核壳结构,避免激子在金属银/聚合物界面的淬灭。研究得出:(1)对无损耗介质作为包覆材料的核壳结构研究结果如下:介质包覆材料不会影响银纳米光栅之间热点效应的激发,同时总吸收效率会有所提升,主要是因为在TE模式下,活性层光吸收受到的抑制作用减弱,而且介质包覆材料的折射率越大抑制作用越弱。但热点效应仍是电池光吸收增强的主要因素。(2)对ZnO和TiO2作为具体介质包覆材料的核壳结构研究结果如下:当h=30nm时,ZnO-Ag核壳结构在混合模式下总吸收效率可以达到43.63%,相对于活性层厚度为20.5nm的等效平板结构,提高了57.68%。相对的,TiO2-Ag核壳结构的吸收特性类似于ZnO-Ag核壳结构,两者在混合模式下总吸收效率只相差了0.29%,并且均呈广角吸收特性。当h=8nm时,TiO2-Ag、ZnO-Ag核壳银纳米光栅对活性层的光吸收影响甚微。
其他文献
硝酸磷肥作为一种高效、高浓度的复合肥料,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硝酸分解磷矿、硝钙分离、母液中和、料浆浓缩蒸发及干燥造粒等,生产过程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且生产过程中的
森林土壤与其它陆地土壤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森林土壤多呈酸性,大多数真菌喜爱偏酸的环境,因此森林土壤中真菌数量、种类均要显著多于其它陆地土壤。通过对不同林型土壤真菌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将逐年下降,因此,需要对路面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从而使路面的使用性能和
介绍一种新型浮动机——环形弹簧浮动机,利用环形弹簧加载和卸载的不同特性,通过建立武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用优化设计的方法确定了环形弹簧的刚度和初力,设计了环形弹簧浮动
三重四极杆质谱作为生物小分子分析与定量工具被广泛应用。该文基于NI开发平台,利用LabVIEW软件开发了一套质谱控制系统。该系统硬件由PXIe板卡及部分辅助电路组成,实现了气
第一部分脂多糖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本实验分别采用改良Allen’s及NYU重物打击法复制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模型,通过低剂量LPS预处理诱导免疫交叉耐受,观
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体育道德观“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就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体育道德观。如,教师可以利用室内理论课,
鹿茸是雄性梅花鹿额骨顶部能够每年周期性脱落与再生的骨质器官,也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脱落后可完全再生的附属器官。其以惊人的速度每年完全再生一次而不发生任何癌变,这在哺乳
随着我国社会城乡结构转变、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一类新的人群—“蚁族”悄悄壮大起来。媒体的曝光使得社会对这个群体
目的探讨肺部弥漫性结节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及肺活检病理证实的以肺部弥漫性结节为主要征象的CT资料。结果 16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其中8例伴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