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靶效构象拟合预测及网络药理学,对巴西人参、瓜拉纳的核心药效进行探究,为后期研究提供方向;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给药21天大鼠进行代谢差异物的检测,与网络药理学结果相互印证。结合两个实验结果对巴西人参和瓜拉纳的复合饮料的抗疲劳药效进行初步探究。方法:1.巴西人参、瓜拉纳核心功效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利用雨林数据库、文献检索等方法获得巴西人参及瓜拉纳成分,通过Pubchem、sciencefinder等数据库进行结构确认,建立数据库。利用Discovery studio4.5软件进行Lipinski类药五原则筛选。对获得成分进行靶点预测,通过靶点-成分网络筛选有效靶点。对有效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对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核心网络分析。针对核心网络靶点进行分子功能、生物过程、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推测巴西人参、瓜拉纳的核心药理作用。2.巴西人参、瓜拉纳对正常大鼠的代谢影响。通过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分别给药21天的大鼠血清进行检测,比较给药组大鼠与空白组大鼠的血清代谢图谱差异,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对代谢标志物进行鉴别,借助Metabo Analyst数据库(https://www.metaboanalyst.ca/)分析药材对大鼠内源性代谢标志物代谢途径的影响,阐述瓜拉纳、巴西人参影响机体的生物机制。3.巴西人参、瓜拉纳的安全性考察。将正常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巴西人参受试组、巴西人参空白对照组、瓜拉纳受试组、瓜拉纳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只,雌雄各半。巴西人参受试组和瓜拉纳受试组均以最大给药量进行灌胃,其余组给予等剂量双蒸水。记录小鼠每次给药1h之内、24h之内以及给药后7d小鼠的反应,有无死亡情况。4.巴西人参-瓜拉纳复合饮料的抗疲劳药效。将60只正常昆明种小鼠分10只一组尾部悬1.5g重物进行负重游泳实验,记录时间,筛选数据剔除组中差异值。筛选后小鼠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水环境负重游泳的造模方式进行造模,造模5d后给药并继续造模,给药7天,并记录每天游泳时间。给药7天后进行无负重游泳,小鼠无负重游泳1h后及时处死取血取材,对受试小鼠的血清乳酸、血内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肝脏肝糖原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巴西人参具有类药性成分21个,其核心靶点以AKR家族为主的AKR1C2、AKRC1C、AKR7A2、AKR1C4、GCLM、AKR1B10、AKR1B1、AKR1B15、AKR1A1、AKR1E2、AKR7A3、KCNAB1、AKR1D1、AKR1C3,其分子功能、生物过程、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巴西人参功效涉及胆汁酸代谢和类固醇类激素代谢;瓜拉纳类药性成分42个,瓜拉纳核心靶点以CYP家族为主的CRP、TAT、ALB、CYP2C19、CYP3A4、APOA1、APOB、LPA、CYP2D6、CYP2C9与CYP1A2。其分子功能、生物过程、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巴西人参功效涉及胆汁酸代谢和类固醇类激素代谢。2.巴西人参在21天给药后,高剂量组对大鼠代谢存在影响,共有39个代谢差异物,6条代谢差异通路。涉及泛酸和Co A生物合成、醚脂质代谢、半乳糖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代谢途径;瓜拉纳在21天给药后,高剂量组对大鼠代谢存在影响,共有29个代谢差异物,5条代谢差异通路。涉及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3.巴西人参、瓜拉纳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60.552g生药/kg、19.2g生药/kg,在这两个剂量下未显示有毒性。4.巴西人参-瓜拉纳复合饮料各剂量组在抗负重游泳时长显著高于空白组与阳性药组;在血清乳酸方面,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显著低于空白组,中剂量组低于空白组但未有显著性;在乳酸脱氢酶活性方面高中低剂量组活性均高于阳性药组和空白组但未有显著性;在肝糖原方面亦是如此。结论巴西人参其核心功效可能为调节胆汁酸代谢,调节类固醇类激素代谢,影响脂类合成,其机制可能为影响AKR家族蛋白活性。瓜拉纳其核心功效可能为调节胆汁酸代谢,调节类固醇类激素代谢,影响脂类合成其机制可能为影响CYP家族蛋白活性相关。且两种植物未发现急性毒性。其复合饮料具有抗疲劳效果且效果好于市面上魔爪饮料,其可以减少体内乳酸含量,提高乳酸脱氢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