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突整合(dendritic integration)是单个神经元处理不同时空特性的突触信息的关键性过程。这一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依赖于树突的被动膜特性和主动的离子通道特性。活动依赖的长时程突触可塑性(activity-dependent long-term synaptic plasticity),被认为是记忆形成以及神经回路发育的基本机制。已有的证据表明,神经元的离子通道的活动和表达以及树突的结构都会受到神经元电活动的调节。因而,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树突整合特性是否也受到特定模式的神经元电活动的调节。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采用大鼠海马急性脑片的膜片钳全细胞记录(whole-cellpatch clamp recording)方法,在单个CA1锥体细胞上,观察两个来自不同时间(突触传入的时间)和空间(树突位点)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之间的整合效能,并比较其在特定模式的电刺激(paired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pTBS)前后的变化。这种pTBS可引起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已知EPSP之间的加和是非线性的,其线性度(linearity)依赖于EPSP的幅度。首先,我们发现,当两个EPSP进行空间加和(spatial summation)时,即两个EPSP在时间上同步但在空间上发生在树突不同位点时,pTBS导致了线性度的升高。其次,我们发现pTBS也导致了来自同一突触位点传入的两个连续EPSP的时间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