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视域下的善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000me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构成现代政府的四大职能。善治是政府治理的最佳状态,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因而实施善治,构建政府与公民、市场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便成为当代政府治理的必然选择。在我国,随着改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治理凸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比较严重,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从公共服务的视角深入探讨善治问题,在充分肯定善治在我国取得巨大进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善治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阐明实现善治的基本路径,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善治的理论分析。论文首先分析了善治理论提出的背景,廓清了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服务的内涵,并从公共服务的视角界定和阐释了善治的涵义,认为善治是指在社会公共事务领域中,政府和公民合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双向互动的社会管理过程,包括各项社会事业、公共政策、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和公共设施等许多公共问题,指出公共服务视域下的善治更加强调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与公共事务的紧密联系,强调要把各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第二部分,善治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现状分析。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善治在中国的成功探索,并以公民社会、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以及电子政务为案例,分析了善治在中国取得的巨大进展。同时探究了善治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善治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治理机制还很不健全,政府责任缺失问题依然存在,协调利益矛盾的能力还有待加强。究其原因:一是公民社会在中国发展的基础还很不成熟;二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三是政府公共服务组织结构不合理,责任控制机制上存在不足;四是利益分化的负效应影响。在深入考察分析善治在公共服务领域现状的基础上,论文还指出了实行善治的现实意义,进而说明实施善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公共服务视域下善治实现的路径选择。论文针对善治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尝试着提出有效治理的路径。认为一是要从理念上推进公共服务的创新,培养公共精神;二是要从制度上构建公共治理机制,完善治理体系;三是要从能力上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四是要从操作层面上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模式。文章的新意在于:(1)论文选题比较新,在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和西方国家公共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从公共服务角度来探索善治的实现路径。(2)从善治的定义与公共服务的内涵出发,阐释了公共服务领域中善治的涵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人力资源资产属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报告与披露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提供参考。
预期违约是英美现代合同法的重要制度,该制度最初起源于英国的合同判例,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和完善。它不仅对许多国家的合同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深刻影响到若干国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创新体现为制度理念创新与制度设计创新两个方面。《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突出的一点在于其制度设计的理念是全新的。如果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是在经济没有经过充分发展、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将
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综合分析系统(adverse drug reaction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ystem,ADRCAS),对繁杂的不良反应报告信息进行全面整理和系统分析,自动生成不良反应分
<正> 《财会通讯》1996年第7期徐汉峰同志的《计算“获利倍数”的几点建议》g 文,将利息费用或利息支出改为财务费用。计算公式为: 笔者认为,“利息保障倍数”比“获利倍数”
地理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作用王磊(地理系)世界正向21世纪迈进,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归根结底是对国民素质的挑战,是对教育的挑战。提高公民的素质主要靠教育。九年义务教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当代中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出台了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明确提出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第五部分“教材开发与管理”中对学校、教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