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资料信息。但是由于地质资料的专业性,一直以来不为大众所熟悉,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地质资料供给和需求现状的分析,发现供需矛盾,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为地质资料差别化供给提出建议,以便于地质资料的使用和发挥其科学价值。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国外的研究情况,国内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地质资料服务的研究,国内学者在我国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和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研究,认为要扩大地质资料服务范围,促进地质资料综合集成,完善地质资料产品服务。其次,本文介绍了对地质资料供给有指导意义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服务理论。再次,本文对我国地质资料供给和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矛盾和产生矛盾的原因。最后,对地质资料资料供给的完善提出建议,通过地质资料差别化供给来满足不同用户对地质资料的需求。通过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在对地质资料供需矛盾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树立地质资料服务从供给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的理念,将地质资料针对不同用户进行差别化供给,即在原有专业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理后形成科普、宣传型产品,综合性产品、专业性产品和订购性产品。地质资料差别化供给是提高地质资料服务水平的基础,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地质资料表达,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地质资料的价值,还可以避免重复投入,为国家节省开支,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