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γ-20S蛋白酶体组装机制探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s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酶体是桶状结构,它通过降解一系列的胞浆蛋白和核内蛋白从而在多种细胞进程中发挥作用。当蛋白酶体激活因子打开蛋白酶体的“轴向孔”,底物才得以进入到其内部的“催化室”,已经被报道的激活因子包括19S(古生菌对应同源物为PAN),11S (REG α,β, γ)(锥虫中同源物为PA26),PA200(酵母中对应同源物是Blm10),通过电镜学或结晶学手段对19S, REG α, PA26, Blm10的结构都已有报道。然而REGγ或者REG γ-2OS复合物的结构却未被报道。因此本文致力于REGγ-2OS结构以及其组装机理的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及Co-Ip技术证实了REGγ特异性的结合20S核心颗粒的α7亚基,后续的mapping及点突变找到了REG γ-2OS结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如REGγ中的P245,Y254,α7中的Y8,D9,并初步提出了该复合物的结构模型。为了验证这个模型,我们利用FPLC系统纯化了高浓度,高纯度的无标签REGγ,并在低温冷冻电镜下采集到了其图像。后续,我们将纯化出GST-2OS并将其与REGγ混合孵育,而后在电镜下采集REGγ-2OS复合物的图像。
其他文献
微流控微芯片可以针对悬浮于微量流体中的微细颗粒物进行操控和分析,由于器件特征尺度已降至微纳尺度,使得颗粒操控的分辨率与可靠性大幅提高,在均质球形颗粒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
植物细胞对生长素的响应,除经过TIR受体以SCF激活F-box类转录因子抑制蛋白水解的基因表达调控信号途径外,还存在一条快速而直接的不涉及基因表达调控的途径——即生长素快速
纤维质是地球上存量最多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能产生的纤维素类物质高达1550亿t,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总量为850亿t。利用技术手段,将纤维素转化为容易被
溶菌酶(Lysozyme EC3.2.1.17)又称胞壁质酶(Mucopetide),是一种葡糖糖苷酶,其切断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p-1,4糖苷键之间的联接,引起细胞内
口腔异味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困扰。人体口腔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面含有700多种细菌,当其中的致病菌大量增长时,会产生口腔异味现象。恒化器是在实践中具广泛应用的模型
顶点覆盖k-路问题(VCPk)是找一个最小的顶点子集,使得图中每一条k一路都至少有一个顶点在这个顶点子集中。这个问题是经典的顶点覆盖问题的推广,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加密和摄像
本文对产脂肪酶发酵性丝孢酵母的透性化和固定化方法及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化全细胞催化大豆油转酯化反应,透性化处理的固定化细胞使用性能得以改善,并测定了固定化细胞
在高动态应用环境中,GPS信号具有较大多普勒频率及其各阶导数,这使载波跟踪算法产生较大的动态应力误差,因失锁导致接收机无法正常工作。针对此种场景,基于FLL(Frequence Lock Loo
随着全世界的能源供应日益紧张,以及人们对气候变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关注,核能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铀资源短缺和核废料处理的问题一直存在,为了解
自1999年首次在实验上获得成功以来,静电Stark减速已发展成为制备冷分子的重要手段。随着这一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极性分子被成功减速。然而,对于具有较小的有效电偶极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