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DMS微模塑设计和加工微流控红细胞流变特性测量芯片系统的初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分析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前沿,基于微机电系统加工技术、先进传感器技术和分析化学手段的微流控芯片和微流控分析系统以其分析样品消耗量更少、获得的信息量更丰富、分析过程更加快速、准确、有效以及成本低廉且集成度高的优点,在化学分析、生物分析、环境监测、临床医学诊断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包括在红细胞流变特性的研究方面,作为血液流变学与细胞流变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现有的检测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并日益凸显出其局限性,而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微尺度条件下模拟红细胞流变运动,并结合先进检测手段进行红细胞流变特性的测量逐渐成为血液及细胞流变学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利用PDMS微模塑技术,基于功能模块化结构设计和微芯片系统集成技术设计和制作微流控红细胞流变特性测量芯片的方法,完成了相关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并结合已建立的测量系统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实验。论文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   1)提出基于功能模块化结构设计和微芯片系统集成技术进行微流控红细胞流变特性测量芯片设计的思路,并初步设计了各个功能模块结构。   2)利用PDMS微模塑技术制作和加工了具有不同结构与功能的微流控检测模块,并研究了微芯片系统集成技术和工艺,设计并实现了各个模块以及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互连,形成功能集成的整体芯片试验系统。   3)对PDMS微流控芯片的加工工艺、键合方法以及芯片形态的规范化进行了优化。   4)建立并改进整体测量系统,包括在课题组原有的系统基础上改进了进样驱动方式,以稳定流量的恒流控制系统代替了恒压控制系统。   5)对新研制的PDMS微流控红细胞流变特性测量芯片以及改进后的测量系统进行了流动特性初步试验研究,并结合理论公式的推导,验证了各个微结构模块以及整体成型芯片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初步实验表明,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进行红细胞流变特性的测量与研究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这也为微流控技术在血液与细胞流变学领域中的更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医学超声具有对人体无损害、便捷、实时性好等优点,在临床诊断、治疗及手术导航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超声成像的相干特性,图像中存在斑点噪声,该噪声会掩盖图
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球每死亡3个人就有1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全球每年因心脏病和中风死亡的人数高达1500万[1]。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年3月披露称,我国每年约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2],且心血管病患者人数持续增加。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晕厥,其发病快,甚至会造成患者猝死,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目前,临床上使用的Holter可以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生物信息学研究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同时,海量数据的处理也为生物信息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表达型数量性状位点(expressio
中国禅宗继承印度空观学派的观点,认为一切现象都没有“自性”,因此把一切现象包括自然万物都看“空”,但这种“空”并非“无记空”,而是“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具有无限的可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各个工业领域,建模和仿真日益显得重要。在能源领域,为了使以燃气轮机技术为核心的动力装置安全运行,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提高燃气轮
液力变矩器是利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动力的一种装置,其内部能量的转换和工作油的流动状态极其复杂,当腔内油压和转速改变时会发生变矩器外壳的膨胀变形,如何准确地测得在工
视觉是人和高等动物感知客观世界的主要感觉。在视觉系统中,视网膜是信号处理的第一个环节。外界光信号经视网膜初级处理后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递至视觉中枢并形成视觉。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