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工字形截面宽厚比超限轴心受压柱稳定承载力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ca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强钢材的生产和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高强钢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因而对于高强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研究显得十分迫切。高强钢轴心受压构件中宽厚比较大的受压板件发生局部屈曲时,构件的整体承载力并未丧失,即可利用板件的屈曲后强度,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现行国标(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利用有效宽度法考虑腹板的局部屈曲后强度,但仍有不足。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6个Q460高强钢焊接工字形截面宽厚比超限柱进行轴压试验并分析试验结果。测量钢材的材性、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并利用荷载-水平位移曲线判断构件先发生局部屈曲后再发生整体屈曲。(2)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能够考虑几何初始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本文进行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3)运用已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高强钢焊接工字形截面宽厚比超限轴压构件进行大量的参数分析,研究板件宽厚比、厚度、构件长细比、材料屈服强度等参数对高强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有限元参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随着板件宽厚比的增加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有所提高,但宽厚比也不宜过大;相同宽厚比截面的标准试件,随着长细比的增加构件极限承载力下降;板件厚度的提高也会较大的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钢材屈服强度的提高,极限承载力会相应的提高,但长细比越大提高屈服强度对构件承载力提高的越不明显。(4)基于本文大量的有限元研究基础,对已有的直接强度法进行修正,提出了计算高强钢工字形截面宽厚比超限稳定承载力的直接强度法建议公式。该建议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对于其他截面形式和本文未提到的其他屈服强度的构件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验证。本文通过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研究工字形截面高强钢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分析了板件宽厚比、构件长细比和材料屈服强度等参数对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基于直接强度法的建议公式,为高强钢结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应用的非预应力钢筋强度为300~400MPa,比发达国家低1~2个等级。为节约资源,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尽快使我国混凝土结构用钢筋实现与国际接轨,在
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充分发挥组合材料在技术和经济上的优越性,体现了现阶段工程材料的发展方向,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的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是结构中的关键部位,也是
目前,随着我国旧房改造的全面展开、结构加固工程的增多,既有结构的可靠性问题已引起了工程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既有结构自身的特点,考虑既有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已使用年
仿古建筑传承了中国古建筑造型优美、大气磅礴的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柱是仿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形和传统古建筑柱的外形保持一致。仿古建筑方钢管
古建筑木结构在地震作用时,其榫卯连接之间允许有一定量的水平错动,节点之间将会发生摩擦,正是由于榫卯节点之间的这种摩擦耗能从而使古建筑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
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解决中心城市的交通问题已经不能单靠拓宽道路来实现,尤其是老城区,因此,高架路的建设就成了许多大城市不得不选择的方式.诚然,高架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解决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针对地研究了焊钉及开孔板连接件、混合拱肋钢与混凝土结合部受力性能问题,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混凝土浇筑方向对焊钉及开孔板连接件受力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环境污染是目前环境岩土工程学科面临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大气中酸性气体急剧增加,从而导致酸雨产生,酸性环境会严重影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此,本文采用PH=2、PH=3.5及PH=5的HCl溶液模拟室内加速腐蚀试验,用定义的物理量及超声波检测技术获得的物理力学参数,定量分析岩样腐蚀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通过CT图像及C
木剪力墙是轻型木结构中抵抗风载、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的主要竖向构件。其抗侧性能与制作墙板的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有无横撑、覆面板布置形式、覆面板厚度、钉子直径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钢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混凝土芯筒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混合结构中的钢框架自重轻,跨度大,延性好;混凝土核芯筒造价低,抗侧刚度大,从而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