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冕服制度是我国古代服饰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帝王冕服制度则是整个冕服制度的中心。我国的冕服制度起源很早,在周代就确立起相对完整的冕服制度体系。随着时代推移,历经数次变化,在东汉永平年间,再次确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紧随东汉的魏晋南朝时期历时三百余年,承汉启唐,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连接枢纽,其以独特的时代特征,促进了该时期冕服制度的发展,形成了时代特征鲜明的帝王冕服体系,并且对北朝冕服制度的建立产生了影响,同时也为之后隋唐时期的冕服制度奠定了基础。因此,魏晋南朝的帝王冕服制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围绕着“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化”这两个问题,择取各朝变迁之处,对魏晋南朝时期帝王冕服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第一章《帝王冕服的起源及其要素》简略地介绍了我国帝王冕服制度的起源,以及冕服的各个组成要素、形制和涵义。第二章《魏晋帝王冕服制度变迁举隅》先简单梳理了魏晋以前的冕服制度,其中周代确立起的“周冕”制度,以及东汉明帝时期再一次建构出的永平冕制,是为魏晋南朝冕服制度的重要基础。魏明帝时期更改了冕旒的材质,并对帝王冕服、公卿冕服制作工艺和黼黻之饰作出了明显的区分。但这些改变都是细节上的改变,基本体系还是参照永平冕制的。两晋时期帝王冕服承袭魏制,其革新主要集中在冕旒材质、佩剑材质等小部件的改变上。因此可以说,魏晋时期的帝王冕服制度基本上是以永平冕制为模本与参照,并未有大规模的变迁。第三章《南朝帝王冕服制度变迁拾零》梳理了宋、齐、梁、陈四个时期的帝王冕服制度变迁情况。整体而言,南朝帝王冕服制度之变化相比魏晋来的大。南朝宋的帝王冕服呈现出了程序细化与复古创新的景象,既恢复了周代服与舆配合使用的旧制,其制度规定又比周代的来的更为详细、具体,多有创新之处。南朝齐并未因袭刘宋的帝王冕服制度,而是回归到汉代冕服制度的框架中。梁代帝王冕服制度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梁武帝时期再度造备了消失已久的大裘冕,另外还别出心裁地在冕服上画上了凤凰纹样。陈代国势衰微,所以立国初期帝王冕制在承袭梁代旧制的基础上更趋简陋,然为了表明其正朔所在,陈王朝最终还是费尽心力地造备了多种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