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心脾相关”理论,从Apo E-/-小鼠心肌组织中5-HT信号传导通路探讨健脾方早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为早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SPF级Apo E-/-小鼠(n=30,9周龄,雄性)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健脾方组,每组10只,饲以高脂饲料,同时将同遗传背景的C57BL/6N小鼠(n=10,9周龄,雄性)作为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等剂量的阿托伐汀钙片溶液灌胃,健脾方组给予等剂量的健脾方溶液灌胃,连续灌胃12周。取主动脉和心肌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并切片(5μm)。苏木精染色后,封片,镜下观察主动脉和心肌形态并拍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中5-羟色胺(5-HT)、5-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5-HT、5-羟色胺2B受体(5-HT2BR)、蛋白激酶C(PKC)、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镜下观察并拍照,使用BL-2000数字图像分析系统对病理切片进行灰度值测定。全部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小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结果,正常组动脉结构较清晰,内膜光滑,内皮细胞完整连续,内弹性膜及中膜弹力纤维形态正常,平滑肌细胞(SMC)排列规则,无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SMC排列紊乱,内膜明显增厚,内表面不光滑,弹力纤维断裂,内皮细胞脂质浸润凸向管腔,大量增生的炎性细胞,脂质条纹及斑块形成;西药组动脉结构较清晰,内膜较光滑,内皮细胞比较规则,SMC排列较规则,弹力纤维较完整,少量增生的炎性细胞;健脾方组主动脉整体结构清晰,内膜较光滑,弹力纤维、内皮细胞修复较好,SMC排列较规则,可见散在的炎性细胞。2.小鼠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果,正常组闰盘清晰,心肌细胞排列紧密,心肌细胞形态、结构完整,胞质清晰,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心肌细胞结构消失,细胞质不清楚,聚集大量浸润的炎性细胞;西药组心肌细胞排列稀疏,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有所恢复,部分细胞质较清楚,仍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健脾方组心肌细胞排列紧密,部分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恢复较好,细胞质较清楚,仍可见散在的炎性细胞。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5-HT、5-HIAA含量升高(P<0.05),5-HT转化率(5-HIAA/5-HT百分比)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健脾方组小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5-HT、5-HIAA含量均有所下降(P<0.05),5-HT转化率也都降低(P<0.05),其中健脾方组优于西药组(P<0.05)。4.5-HT、5-HT2BR、PKC、NF-κB在小鼠心肌组织中的灰度值结果表明,灰度值与阳性表达成反比,阳性表达越多则染色越深、灰度值越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阳性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健脾方组的阳性表达下降(P<0.05),其中健脾方组的阳性表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1.外周5-HT生成和代谢的不平衡可能是炎症反应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2.健脾方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可能与调控血清和心肌组织中5-HT、5-HIAA的含量有关,而在心肌组织中可能通过5-HT2B受体调控5-HT信号转导干预炎症反应的发生相关,这也可能是健脾方对心肌形态起到部分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