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港口城市竞争力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c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一体化态势愈发明显,各种资源要素跨区域运转的速度不断加快,全球经济重心开始向沿海港口城市转移。据统计,世界沿海地区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却分布有世界2/3的大城市,一些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多为大港口所在地,如欧洲的伦敦、汉堡、鹿特丹,北美的洛杉矶、纽约、旧金山,日本的横滨、神户,中国的香港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区域,都已成为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它们的发展体现了港城共荣的发展规律,港口城市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以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模型为基础,从港口城市和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出发,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科学界定港口城市竞争力的概念,遵循一定的原则,将指标进行海选、筛选和理性分析,建立了比较科学合理的港口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采用AHP-熵值法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沿海港口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测定,该指标体系确定了城市竞争力的四个子系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体系、环境设施、港口资源,并确定了53个具体评价指标,对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40个港口城市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和评价,得出城市竞争力各子系统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并排序。深刻揭示各城市竞争力的特点及差异性,了解各城市目前的发展现状,客观评价其优势、不足及发展潜力,进而为各港口城市统一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港口城市综合地位的提升,推动我国港口城市实现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之一,互花米草盐沼是较短时间内由光滩(裸地)快速演替而形成的年轻的生态系统,其对土壤碳汇、土壤有机质及肥力的贡献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
空间数据共享主要涉及空间信息的获取、空间信息框架、空间信息的集成、融合以及互操作等。要实现地理信息共享,必须首先具备政策组织体系、技术及标准体系和作为共享对象的地
为研究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面变化的影响,利用构建的鄱阳湖二维水动力模型,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通过丰、平、枯典型年份的情景模拟,分别从湖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掀起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新高潮。围填海是近岸海域的热点用海方式。围填海在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近海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