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诠释,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雷锋精神教育在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然而,时下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逐渐由传统同质性向现代异质性转变,转向更为开放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下,一些不良思潮冲击着人们的价值选择,主体价值利益选择多样化使得雷锋精神教育在新时期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困境,雷锋精神教育表面上的“轰轰烈烈”难掩其“弱效”的事实。面对雷锋精神教育与现实需要的矛盾,急需直面“90后”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给予积极回应,让雷锋精神教育重放光彩。本研究力图在借鉴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庆市“90后”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现状,探寻其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增强雷锋精神教育的实效性。全文由绪论、四章、结语构成: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理论依据、研究设计。第一章:雷锋精神及雷锋精神教育释义。这是全文的逻辑基础。主要是对雷锋精神的含义、实质、特征以及雷锋精神教育的内涵、实质和重要性进行说明。雷锋精神教育的实质是价值观教育、双向互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章:“90后”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实考察。通过前测和研究假设,把“90后”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着力在主客观方面,即学校、教师教学、社会和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这是全文的难点。第三章:“90后”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透视。主要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得出“90后”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重视不够;教师教学不适应大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社会、家庭没有充分发挥支撑辅助作用;“9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第四章:“90后”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改进对策,这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落脚点。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和原因的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即学校提升重视程度;完善雷锋精神教育体系;社会建立“助人使人愉悦”的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家庭积极改进错误认知。结语:主要概括论文研究的重点问题及论文局限性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