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喂EM制剂对蛋鸡作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绿色农业的提出,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ms,EM)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当中,以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动物以及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是在某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对动物饲喂EM制剂,有些试验并没有注明在动物饲养的饲料中是不是含有抗生素等添加剂。在此情况下研究EM制剂的营养和免疫调节作用等,很难消除抗生素对动物造成的影响。另外,仅仅在动物某一个生长阶段使用EM制剂,很难说明其对试验动物整个生产过程造成的影响,也就很难对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本研究选取400只大小一致的健康海兰褐蛋鸡初生雏,从一日龄开始饲喂经EM制剂发酵过的饲料,直到饲养试验结束。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未使用任何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然后对蛋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进行定时检测,得出数据并总结整理,以研究海兰褐蛋鸡全过程饲喂EM制剂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日粮中添加EM制剂对蛋鸡免疫水平的影响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综合研究了EM制剂对海兰蛋鸡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EM制剂发酵饲料比例的提高,海兰蛋鸡的免疫力也随之增强,当发酵饲料比例达到40%左右时,海兰蛋鸡的免疫能力显著增强。试验二饲喂EM制剂对蛋鸡免疫器官的影响从蛋鸡免疫器官的组织切片可以看出,各组试验动物生理状况良好,没有发生病理变化,组织内的淋巴细胞数量也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免疫器官重量没有显著差异。试验三饲喂EM制剂对鸡蛋品质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当日粮中EM发酵饲料比例达到50%以上时,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当日粮中EM制剂发酵饲料比例达到30%时,鸡蛋中脂肪含量开始明显降低。而且同时发现EM制剂对鸡蛋的蛋重、蛋白质含量、干物质含量都没有影响,不会随着其比例的提高而变化。对EM制剂发酵过的饲料和未发酵过的饲料也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未发酵饲料中胆固醇含量是发酵饲料中的5倍,脂肪含量是发酵饲料中的2倍。试验四饲喂EM制剂对海兰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兰蛋鸡的生长速度并没有随着日粮中EM制剂发酵饲料比例的提高而显著提高,产蛋期也没有提前。进入产蛋期后,蛋鸡的产蛋率并没有如设想的,随着日粮中发酵饲料比例的提高而升高,甚至当发酵饲料的比例达到80%以上时,产蛋率明显下降,下降比例可达20%。这一点与国外的某些报道相似。综上所述,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EM制剂发酵饲料虽然可以提高蛋鸡的免疫性能,但是其使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比例,不然反而会导致其产蛋性能的下降。全部研究结果表明,将日粮中EM制剂发酵饲料的比例确定在40%~50%时,既可以提高蛋鸡的免疫能力、降低鸡蛋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又不至于影响产蛋率,为一个合适的比例。
其他文献
为保证基坑降水工程中回灌水满足济南泉域地下水系统的水质要求,研制了基坑工程降水回灌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回灌主机和集水箱2个部分,主要组件由水泵、过滤器、压力罐、
设施蔬菜是设施农业的重要内容,设施蔬菜产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都市农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气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环境的十大问题之一。本论文以大气污染作为研究背景,运用量子化
目的比较药物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灵丘县人民医院接受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102例,采取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药物流产组和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下阑尾炎切除术围术期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08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常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要承担起如此历史重任,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大学
【正】 在新生入学典礼上,有人告诉我:“和你同桌的那位,就是以总分最高分考入这所学校的林朗。” 林朗个很高,清瘦,满脸的青春痘。特别是他那只高而挺的大鼻子,让人过目难忘
期刊
本文的实验研究工作是在《地下技术与岩石工程》(Underground Technology and Rock Engineering(UTRE))项目的资助和引导下完成的。《地下技术与岩石工程》项目是由新加坡国
本研究以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9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进行了中大径材优良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研究,同时对栽培密度和施肥措施对尾巨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