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原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企业为树立公司形象、保持和投资者关系、降低资本成本和债务成本,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主动披露的信息。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资本市场中证券发行和交易的信息不对称,节约交易成本,避免上市前投资者的“逆向选择”和上市后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因此,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国外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比较早而且多,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环境的不同,国外的很多研究并不完全适用我国的上市公司。对此,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角度,用年报数据分析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选择了7个解释变量,分别是国有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CEO两职状态。同时,以资产规模、负债状况、盈利能力为研究的控制变量,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分为战略性信息、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等三类共37项指标。本研究以40家2008年以前上市的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来源为2008-2010年的年报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整体水平比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同时,自愿性信息披露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CEO两职合一显著正相关,与国有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关性不显著。据此实证结果,本文就促进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指数跟踪是近年来金融领域较为热门的一种被动投资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如何用最优化方法选取指数成分股的一小部分以期获得与指数相近的收益表现,而同时控制选股规模(稀疏性)
当前,教学方法单一,大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评估方法粗糙等,成为提升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最大障碍。文章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对实践操作教学法植入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后的质
20世纪末以来,大多数的银行仍然将目光聚集在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时,国际上发生了一些导致银行倒闭的大案,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金额巨大的案件,从此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操
文章从“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现状出发,从加强理论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等方面,阐述了“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妇幼专科医院为做好肺炎防控工作,启动独立成栋,远离门诊楼、住院楼的感染楼,对医生、分诊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