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比较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平比(小张和小李一般高),差比(小张比小李高3厘米),极比(三个孩子里老二最聪明)。所谓差比句,就是两个(或多个)比较对象在程度、数量或性状等方面有差别的句子。有关“比”字差比句比较项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比”字差比句比较项不对称结构的研究,二是对差比句比较项替换规律的研究。在差比句中,有一系列句子,它们的比较项X和Y分为由“N1的N”和“N2的N”(N1、N2、N都是指名词性词语)这样的偏正结构担任:(1)王明的衣服比张红的衣服漂亮。(2)王明的狗比张红的狗跑得快。(3)白色的裙子比红色的裙子长。(4)王明的心胸比张红的心胸宽广。这类差比句的表面格式都是相同的,即都为“N1的N+比+N2的N+VP”(VP表示谓词性成分,包括形容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主谓词组等。)但这些表面格式相同的句子,实际上却也并不全然相同,上述4个例子代表了这类句子的四个不同小类:A “N2的N”用“N2的”和“N2”替换都成立,并且保持句子原意不变的。如例(1):(1)a王明的衣服比张红的衣服漂亮。b王明的衣服比张红的漂亮。c王明的衣服比张红漂亮。B “N2的N”用“N2的”和“N2”替换都成立,但只有用“N2的”替换的才能保证句子意思不变。如例(2):(2)a王明的狗比张红的狗跑得快。b王明的狗比张红的跑得快。c?王明的狗比张红跑得快。(2)c句容易理解为是“王明的狗”比“张红这个人”跑得快,与原句的意思就不符合了。C “N2的N”能用“N2的”替换,句子意思保持不变。但用“N2”替换则不成立。如例(3):(3)a白色的裙子比红色的裙子长。b白色的裙子比红色的长。c*白色的裙子比红色长。D “N2的N”只能用“N2”替换,句子意思保持不变。如例(4):(4)a王明的心胸比张红的心胸宽广。b*王明的心胸比张红的宽广。c王明的心胸比张红宽广。上述句子为格式相同的差比句,但为什么比较项Y的替换情况却各有不同?其中有无规律可循?这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本文新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量值”,用W(weight)来表示,“N1的N”的量值就记为W1,“N2”的量值记为W2。差比句的比较后项的替换规律是:(1)当W1<W2时,“N2的N”用“N2的”和“N2”替换都成立;(2)当W1≧W2或当W2不存在时,“N2的N”只能用“N2的”替换;(3)当W1不存在,而W2存在时,“N2的N”只能用“N2”替换。本文总结出的这个规律的优点是降低了外国学生的学习难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