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理论和业界的关注,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创新性的引入电影价值链、技术链和文化链分析视角,结合国际竞争力理论,选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理论概念模型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全球电影产业竞争类型和竞争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我国的评价结果出发,对提升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说明了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第二章对现有的国际竞争力和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进行梳理,评述相关研究情况,提出本研究的探索方向;第三章对各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当前全球电影产业竞争状况,提出未来全球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第四章提出了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模型,在分析电影价值链、电影技术链和电影文化链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第五章基于竞争结果和竞争影响两点因素综合考虑出发,结合前文形成机理,构建了潜在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三力结合的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确定指标体系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权重,选取40个国家为评价对象,得出最终评价结果;第六章对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统计进行了竞争力类型分析与结构分析,对影响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进行识别;第七章对我国的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得分情况进行分析,随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电影产业在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三大战略路径,并建构了五大策略体系和三大政策体系;第八章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分析研究局限与不足,展望未来研究路径。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首先,构建了基于三链融合视角的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扩大和深化了对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在分析电影产业属性和当今全球电影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对电影产业的价值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价值链理论、技术链理论和文化周期等理论出发,构建了基于价值链、技术链和文化链融合视角的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其次,建立了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从分析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驱动机制入手,基于竞争结果和竞争影响两点因素综合考虑出发,构建了外显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三力结合的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与以往研究相比,该评价指标较为全面而客观的反应了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系统特征,注重将电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作为构建依据。再次,探索了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类型和竞争结构。针对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与相关分析,探讨电影产业国际竞争类型与竞争结构,识别了影响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最后,建立了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体系。从我国的评价结果出发,结合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在电影产业国际竞争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此提出了提升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三大战略路径,并建构了五大策略体系和三大政策体系。该对策体系的提出与前文在逻辑关系上紧密相连,从分析实际问题入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