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模式随着全球化步伐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逐步加快产生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中学与大学教育体系,尤其是外语教学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各方面都存在脱节现象。这种现象一方面浪费、错用了很多本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的教学、教师资源;另一方面,也人为割断了本应作为一个整合系统来考虑的中学、大学教育衔接问题。尽管我国的外语教学起步较早,但是发展过程中存在大、中、小学各站一块,每个阶段各自为政,根据自己的要求建立各自的阶段性英语教学体系,以及教材不衔接,教学大纲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学习、借鉴他国经验,加强我国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性已成为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AP课程项目(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是美国为使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开始学习相当于大学低年级的课程,以实现连贯性人才培养和高中到大学阶段平稳过渡的一项教育举措。与此同时,AP项目考核成绩也是美国高中生申请名牌高校的重要指标之一。AP汉语教学既借鉴了其他AP课程实施的经验,又根据汉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外语教学体系,对其他国家的外语教学,尤其是中学到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衔接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作用。本文从整合中、高等教育外语教学,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连贯性的角度出发,以美国的AP汉语教学为例,分析、总结AP汉语教学的各方面特点,及其对美国中学与大学外语教学整合性的贡献,从而探讨如何能在我国的中、高等学校外语教学中加强课程设置、师资交流,以及教学理念方面的合作,以实现我国整体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本研究课题一方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美国AP汉语项目,另一方面将美国AP汉语的发展经验借鉴到我国中学大学外语教学的衔接过程中。研究方法以文献综述法与对比分析法为主,与此同时,结合美国俄亥俄州托列多地区高中的AP汉语教学课程的相关信息,试图与文本分析呼应,并体现AP中文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高中学生的影响以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深刻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