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角蛋白和P53在子宫内膜癌表达的意义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CK)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价值和抑癌基因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意义,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二者对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检测50份子宫内膜癌患者原发灶组织中CK和P53的表达,236枚盆腔淋巴结中CK的表达,以细胞浆或细胞核出现棕色颗粒为阳性染色。 结果 CK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在正常的淋巴结中无表达,在Ⅰ期子宫内膜癌的169枚淋巴结中,CK阳性29枚,阳性表达率为8.78%,在Ⅲc期子宫内膜癌53枚HE染色阴性的淋巴结中,CK阳性14枚,阳性表达率为26.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K的表达与肌层浸润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在Ⅰ期内膜癌中,CK阳性表达的11例患者6例复发,CK阴性的29患者无一例复发,提示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CK的表达与Ⅰ期子宮内膜癌的复发有关(P<0.05);P53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率为48%,P53表达与子宫肌层浸润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在Ⅲc期和Ⅰ期表达率无差异(P>0.05),P53阳性的复发率与P53阴性的复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肌层浸润的深度、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术后治疗均与Ⅰ期子宫内膜癌的复发无关,盆腔淋巴结CK的表达、组织分化不良与Ⅰ期子宫内膜癌的复发有关,盆腔淋巴结中CK的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本研究认为,CK作为上皮细胞的标记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中的表达可作为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标志,是预示Ⅰ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因素,可指导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术后治疗;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复发无关。
其他文献
针对科技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智能家居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一种低成本、易扩展,适用于家庭应用的家居控制系统。设计出一种
教育技术文化客观存在,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技术理念、行为和制品,及其螺旋上升的进化过程中。当代高校教学的教育技术文化历经了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变迁,目前在移动互联
培养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同时要注重职业素养教育。通过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具备岗位工作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对高职化工专业职
胰腺癌是世界人口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属消化道癌症中最难确诊的一种恶性肿瘤。尽管对胰腺癌采用传统疗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进行治疗,然而5年的生存率仍不到5%。因此,人们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心理、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112例首次进行肝癌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塞出血性转移化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至2018年收治26例脑梗塞出血转化患者为研究资料。结果临床消除脑水肿可用半量甘露醇速尿及甘油果,控制血压,使血
公共危机事件在发生后,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爆发性,使得有关公共危机事件的谣言一旦在网络上出现,则会给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解决带来更大的障碍。本文在对网络谣言预警
目前,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方法很多,现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未对重金属分析方法进行统一规定,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各地选择的分析方法都不尽相同。因此,确定合适的分析方
CCN基因家族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保守的调节蛋白家族,其成员具有极其显著的序列同源性,它们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胚胎形成和伤口愈合等有关,且被报道在数种肿瘤中异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