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在出血性休克大白鼠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u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观察甘氨酸是否对出血性休克所致的脏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及能否降低死亡率,同时阐明其机制。 实验方法:1.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Wister大鼠(体重250-300g)雌雄不限,用4.5%异戊巴比妥(80mg/kg)在25℃室温下腹腔内给药麻醉。右股动脉插入套管针,连接低压分析仪,监测血压;左颈静脉插管给予甘氨酸、生理盐水和自体血(复苏通路);右颈动脉插管,另一端连接肝素化玻璃注射器中,进行放血诱导休克,在5分钟内使血压下降并维持平均动脉压30-35mmHg。通过输、抽少量血维持低血压状态55分钟。低血压60分钟后用60%自体血回输5分钟和2倍回输血量的生理盐水回输55分钟进行复苏。复苏前大白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休克组(Shock)、甘氨酸治疗组(Glycine+Shock)和假休克组(sham)(只进行手术操作不放血诱导休克)。甘氨酸60mg/kg溶于0.5ml生理盐水中在复苏开始时输入左颈静脉,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予休克组。2.Cr,CK AST,ALT和ALKP检测:分别于休克前,休克终末,复苏终末及复苏后18小时采集血样,血清离心,检测肌酐(Cr),肌酸磷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KP)。3.肝脏Kupffer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复苏后2小时,肝脏在活体时经门静脉插管,用无Ca2+无Mg2+ Hanks’平衡盐溶液(HBSS)在37℃下进行灌流(以20ml/分钟,灌流10分钟),随后用含有0.025%Ⅳ型胶原酶的Hanks’溶液在37℃下以23ml/分的速度灌流7分钟,当肝脏被充分消化后,取下放入Ⅳ型胶原酶缓冲液中并切成小碎块,37℃水浴振荡5分钟,悬浮液用150目网过滤,然后在4℃以50*g离心10分钟,除去下层细胞团块,上层液加入25%+50%Percoll梯度介质中在4℃800*g离心10分钟,抽取25%与50%界面之间细胞平板片状团块,用Hanks’液冲洗再离心,细胞移入培养液中,放入37℃5%CO2孵育箱中孵育1小时,非贴壁的上皮细胞通过换液除去而贴壁细胞为kupffer细胞。细胞培养24小时后做[Ca2+]i和TNF一Q检测。4.细胞内钙(【Caz+〕i)测定:使用荧光钙指示剂Fura一2和荧光显微镜进行检测。含有kupffer细胞的培养皿在37℃下用1一IO00ng/ml内毒素(LPS)刺激,在340和380nm激发波长和510nm的发射波长检测显微镜视野下每个kupffer细胞Fura一2荧光密度的变化。细胞内钙浓度由以下公式来确定:〔Caz+],=Kd{(R一Rmin)/ (Rmax一R)}/FO/Fs)。5.在特定介质中从培养的kupffer细胞测定TNF一Q:游离的Kupffer细胞种植在含有培养液的24孔板中培养。24小时后Kupffer细胞在含有l一1000ng/mL的LPS、5%鼠血清、10mMHEPES和抗生素的R即1 1 640液体中刺激4小时。上层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NF一Q(ELISA)。6.病理组织学观察:复苏后18小时取大白鼠肺、心、肝和肾脏,用l%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一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变化。7.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n .0版本分析软件,应用方差、卡方和t检验。 实验结果:1.失血性休克后大白鼠的生存率:甘氨酸治疗组生存呈现出甘氨酸剂量依赖性。本实验对甘氨酸剂量对生存率影响实验观察72小时,结果得出最大生存率为77.8%,剂量大约为6Omg/kg。休克组10只大鼠接受生理盐水,18小时生存率为70%,24小时生存率为50%,48小时生存率为30%,72小时为20%。甘氨酸治疗组(9只),18小时生存率100%,24小时88.9%,48小时77.8%,72小时77.8%。72小时两组生存率经卡方(Chi一square)检验差异显著(P<0 .05)。甘氨酸能明显降低出血性休克大白鼠的死亡率。2.甘氨酸对肌酸磷酸激酶,转氨酶及肌配的影响:肌酸磷酸激酶(CK)反映心肌和骨骼肌损伤的指标,在休克期没有明显升高,但复苏后18小时明显增高,高于正常值3倍以上。CK的升高可被甘氨酸有效阻止,经t检验,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 .01);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碱性磷酸酶(ALKP)反映肝脏损害的指标,18小时明显升高,甘氨酸同样可明显减少其升高,经t检验,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 .01);Cr反映肾损害的指标,18小时明显增高,甘氨酸明显降低其血中浓度,经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 .01)。这提示甘氨酸具有脏器保护作用。3.出血性休克脏器损害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甘氨酸的作用:复苏后18小时分别取休克组,假休克组和甘氨酸组大白鼠的肺,心,肝,肾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H一E染色。在假休克组,没有明显病理性变化;在休克组,肺组织中可见明显的肺泡壁增厚,上皮增生,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间质细胞增生,巨噬细胞增多,毛细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侵润,形成血管套样改变;在心肌组织中,休克组呈现心肌细胞水肿,有中度、重度变性等;肝组织病理,休克组肝细胞肿大变性,水肿,肝窦变窄;肾组织中,休克组,近曲小管广泛水肿变性,管腔变窄。甘氨酸治疗组显示上述组织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这也提示甘氨酸具有脏器保护作用。4.甘氨酸对Kupffer细胞内钙水平变化的影响:三组大白鼠,复苏后二小时,肝Kupffer细胞进行游离单细胞荧光检查。加入LPS(l,10,100,10O0ng/ml
其他文献
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语言交际的必然要求。从目前来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仍然存在较大的误区,为此,本文将结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实例,以及学生认知特点,提出听说能力的培养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发展,老年护理服务需求将不断增加,老年护理这一社会问题日趋重要。本文运用1995-2013年全国范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对数线性模型对影
目的研究并总结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和典型表现,总结临床诊断急性脱髓鞘脑病的标准和治疗方案。方法 32例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总结诊断
简介了Ka频段的特点、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状况,详细阐述了降雨的物理特性,分析了降雨影响电波传播的机理,介绍了雨滴谱的概念,总结了雨滴谱测量方法和不同雨滴谱分布的表达式
<正>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卫生路线指引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胜利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卫生战线出现了一派大好形势,对医疗卫生书刊的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山医
介绍了氧化裂解 /紫外荧光硫含量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着重讨论了关键部件的设计思路。给出了仪器性能的实验结果。当硫含量小于 12 0 0mg/L时线性度良好 ,检测下限可达
<正>前不久,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组织全体人员分两批次赴井冈山,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现地见学活动。活动充分利用井冈山地区的革命历史和人文资源,采取专题
<正>提到说明文教学,教师们大多唉声叹气:说明文教学太枯燥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也教不出什么名堂。翻阅不同时期名师的课堂实录,通览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课以及阅读各类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