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人步行交通是最基本交通方式,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中,存在着大量且复杂的行人步行交通。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车站内行人数量大幅增长,行人间频繁交叉冲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内行人的交通行为,能够提高行人在站台内的走行效率、保证行车安全。行人流成为国内外交通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行人走行行为的微观仿真研究,分析了研究的不足。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分析站台行人走行与跟随行为特征。基于Zhilu YUAN的行人跟随行为仿真模型,进行模型改进研究。应用MATLAB软件编制模型改进前后的仿真程序,对比了模型改进前后的仿真效果。并以车公庄地铁站2号线站台为仿真环境,仿真分析站台行人的跟随行为、超越行为、行人流从众现象以及列车进站行人走行速度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跟随行为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综述行人流理论、行人微观仿真模型、社会力模型改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跟随行为模型的改进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支持。(2)选定北京地铁车公庄站2号线站台为调研地点,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行人交通特征进行调研分析。得到以下四方面的分析结论:①车站客流存在周期性和不均衡性,流量服从正态分布。行人走行速度较高且易受站内环境影响。②跟随行为在行人遇到阻碍或周围行人加速走行时发生。行人选择跟随视觉搜索范围内距离较近、走行速度较快、走行方向较为接近的行人。③跟随行为易被影响,跟随产生的引力比目标点的吸引力、行人间的作用力小。④当后方走行行人的期望速度大于前方行人的走行速度时,选择超越走行,并以最短走行距离完成超越。(3)根据行人跟随行为特征,改进Zhilu YUAN的行人跟随行为仿真模型,改进跟随行人的视觉搜索范围,扩大视觉半径、缩小视角范围并加入行人横向搜索范围。加入兴奋因子改进行人的期望速度,体现行人走行期望速度受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环境、周围行人速度影响的特点。修定心理作用力方向权重参数,修正了行人心理排斥力作用效果。研究同向走行行人跟随行为和超越行为变换机制,确定超越行为的产生条件。利用MATLAB软件,编制改进前后行人跟随行为仿真模型程序,对模型改进前后的仿真效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4)以车公庄地铁站2号线站台调研区域为仿真环境,应用行人跟随行为仿真模型程序,对车站站台区域行人跟随行为、超越行为、行人流从众现象以及列车进站行人走行速度变化,进行仿真示例分析,验证改进后的行人跟随行为仿真模型的效果更接近实际,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内的设施设置、旅客组织、运营管理提供依据。图85幅,表14个,参考文献9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