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35年,战国末期赵国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奔波于各诸侯国宣传自己的政治和教育思想,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三次为“祭酒”,被尊为“最为老师”,德高望重。在学术研究方面,荀子不拘泥于儒家一脉,综合诸子百家,提出“教化”概念,把儒家德育思想发展为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的德育思想体系,在儒家文化及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荀子生活于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礼崩乐坏是社会的真实写照;为实现大一统的理想社会,各诸侯国普遍完成变法和经济社会改革,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建立、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学术思想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相互借鉴融合,这一切为荀子思想的产生奠定时代基础。“性恶论”和“天人之分”的思想是荀子德育思想的形成的哲学基础。立足于“人性本恶”的人性论基础,荀子认为人可以“化性起伪”,并提出一系列方法和途径。荀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提出“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认为人能够知天、识天并制天,为其德育思想奠定认识论基础。明分使群的社会分层论、上下俱富的裕民富国思想、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和保护并合理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其德育思想提供经济和社会思想支持。荀子德育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以礼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以义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以孝为家庭德育的核心,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强调忠信端悫。礼是荀子道德教育的核心,礼起于欲、争,由圣王而制,礼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各种制度、规范、礼仪、礼节等,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决定因素。隆礼贵义是荀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义利冲突,荀子提出“先义后利”“见利思义”等义利辩证统一的义利观。孝是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荀子提出“孝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高于父恩”等“孝”的理论。忠信端悫是社会道德的核心,荀子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同维度,进行全面详尽阐述,提出很有价值的思想和见解。荀子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塑造理想人格,理想人格分为三个层次:士、君子和圣人。“士”是修身养性的初级目标,他的基本要求是“好法而行”。“君子”是修身养性的高级目标,其特点是“言必当理,事必当务”。“圣人”是修身养性的终极目标,是完美之人的体现,是道德的化身,是“化性起伪”的终极目标。教化和修养是荀子德育的主要方法,具体表现为外在道德教化和内在自我修养。“心有征知”和“礼乐法”是荀子德育目标实现的两种途径,心能知、虑、可和知道是道德规范内化的前提;“礼”“乐”“法”是道德教育的外在保障。弘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须对其进行全面认识和准确评价,真正做到有鉴别地对待和有扬弃地继承,对待荀子德育思想亦然。一方面,荀子德育思想产生于战国中后期,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荀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目的明显,为封建制度辩护的倾向显而易见,其思想必然带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荀子德育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明确提出“教化”概念,发展儒家德育内容;论证德育必要性,奠定德育理论基础;探讨德育方法,为德育实现提供路径保障;概括德育内容,丰富儒家德育体系。研判荀子德育思想的阶级实质和历史局限性,探讨其历史贡献,为儒家德育思想的传承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弘扬提供理论支持。荀子的德育思想饱含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集中反映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色,对当前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和深远的启示价值。在理论方面,理想人格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提供借鉴;德育核心命题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供重要思想来源;德育方法为主体性道德教育提供理论借鉴。在实践方面,荀子注重道德环境的思想对当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影响颇深;注重道德实践的思想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大有帮助。时代在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完成向现代的转化,才能在当代体现其价值。一方面,荀子德育思想的超越性使其现代转换成为可能。荀子德育思想中超越时代的内容,仍然是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荀子德育思想的方法和途径对今天的道德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当代社会的发展使荀子德育思想现代转换成为必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呈现出大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人们的道德观念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出现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降。荀子德育思想对优秀人格的培养以及先义后利、以义制利、隆礼重法等思想恰好可以对这些负面影响起到理想的引航作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荀子德育思想现代转换的根本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剔除糟粕,保留精华,赋予其新的含义;适应时代需求,借鉴合理内核,赋予新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顺应时代发展,创新转化载体,探求理性、健康转化路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①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荀子德育思想独树一帜,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荀子德育思想的丰富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传承过程中,必须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古为今用”和“推陈创新”,分清精华与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乡镇医师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基本概念、治疗及管理的认知状况,为基层医师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慈溪市25家不同级别医院共198名内科医师进行有关哮喘相关知识问
科普说明文教学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主要教学目标,将获取知识、领悟方法、灵活运用有机地整合到语感训练这条主线上来,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模仿表达的方法等,同时着
指出了城市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的高能耗产业之一,因此,污水处理厂的能耗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消耗的资源主要包括电能、自来水和药剂,从污水的提升系统、
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逐年增加,但总体比例偏低,而且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财税政策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我国扶持大学生创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财政
《青年团的任务》是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的一篇经典演说,是论述青年培养和青年团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今天,重读《青年团的任务》这篇经典文献
目的探讨中药肠道泡腾栓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疗效机制。方法实验分设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空白泡腾栓、清肠泡腾栓、清肠栓、柳氮磺胺吡啶栓共6个组,ELISA法检测血清
作为新世纪的学子,在信息化社会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是时代的要求,是在新世纪中得以生存的必备武器。如今,各个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而普通高中开设
纺丝溶液的制备是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聚物溶解的好坏,不仅影响纺丝溶液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还间接地影响成品纤维的质量。因此制备均匀的高分子量聚合
<正>在株洲二中的百度贴吧里,关于社团的帖子有很多,比如社团的"招新贴""求贤令",社团的宣传海报、活动实况等,还有不少学生表达自己对社团的热爱,一名学生毕业后在贴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