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质监行政执法工作的质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形成良好市场经济的一道难题。如何提高质监行政执法工作的水平,降低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的侵害,是当前各级政府极其重视的问题和不断追求的目标。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改革是当今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时期而言,完善质监行政执法工作的质量,不仅是建立“服务型”政府、降低执法纠纷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变各级质监行政执法工作质量、工作态度,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迫切要求。我国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改革的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服务型、责任型政府,因此,提高当前质监行政执法的工作素质和监管水平,对提高质监行政执法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提高质监行政执法工作为民服务的水平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为民执政的本质。先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质监行政执法工作职权的划分上,缺少对其职能的科学判断。我国的质监行政执法工作常年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职能缺位,职能交叉等问题,并已经成为影响质监行政执法工作科学健康发展的障碍。此外,其现行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亦成为制约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技术性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要克服这些难题,就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完善质监行政执法工作的程序和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执法工作的现状,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几点改革策略供参考。最后得出结论,只有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整合机构,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制度,改善管理方法,才是质监行政执法当今工作的重点和实现依法行政,建立“为民服务”和谐政府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