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融券业务是成熟的金融市场广泛应用的金融制度。从理论上来说,融资融券交易能够带来增强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波动性、为券商创造盈余以及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具有对资金规模和市场风险放大的负面效应。本文用中国A股市场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融资融券交易月数据,选取波动性和流动性两个指标,通过t检验和横截面回归分析来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   通过t检验并不能明确判断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波动性和流动性到底存在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这可能因为融资融券的交易规模很小,而且存在其他可能影响股票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因素。通过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建立多变量模型进行横截面回归分析,发现融资融券对股票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具体作用方向及大小。研究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引入能够降低股票波动性,融资交易跟股票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融券交易既能增加股票波动性,又能降低股票波动性,但融资融券对股票波动性的总效应是显著为负的,这可能因为融资交易的规模高于融券交易。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引入能够增强股票流动性,融资交易跟股票流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融券交易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既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但融资融券对股票流动性的总效应是显著为正的。
其他文献
近期光大乌龙指事件发生后,中小投资者的损失赔偿和权益维护问题再次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以此为契机,市场中要求恢复T+0交易制度的呼声再次高涨,上交所也表示准备深入细致研究A股T+0有关制度。由此可见,市场不少参与者均认为应通过T+0制度的恢复与完善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降低中小投资者的损失。但目前是否是推出T+0的最佳时机,以及恢复T+0交易制度能否如市场所愿,笔者认为仍有待进一步商榷。  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