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间歇流加技术研究株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WZU4771)高密度培养问题,同时探讨了从冷冻干燥的裂殖壶菌菌体提取油脂的方法。
方法:
①比较酸热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裂殖壶菌中的油脂。
②在装有3L培养基的5L发酵罐内,10%的接种量、培养温度25℃、控制溶氧在10%饱和度以下间歇流加葡萄糖进行发酵。
结果:
①酸热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的油脂得率高于有机溶剂提取法;氯仿和甲醇的比例为1:1时,油脂的得率最高。
②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发酵耗时64小时,菌体浓度、油脂浓度、DHA浓度分别为65.39g/L、49.96g/L、7.57g/L,葡萄糖的菌体得率65.06%;而在间歇流加葡萄糖的同时流加1%的酵母粉时发酵耗时93小时,菌体浓度、油脂浓度、DHA浓度分别为86.67g/L、65.47g/L、11.30g/L,葡萄糖的菌体得率32.32%。
结论:
①从样品处理能力、设备要求、油脂得率及油脂中DHA得率综合考虑,提取裂殖壶菌中DHA的适宜方法为酸热法,氯仿:甲醇萃取剂的比例为2:1。
②综合考虑发酵时间、菌体得率等指标,确定适宜的方式为间歇流加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