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WZU4771的高密度培养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间歇流加技术研究株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WZU4771)高密度培养问题,同时探讨了从冷冻干燥的裂殖壶菌菌体提取油脂的方法。 方法: ①比较酸热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裂殖壶菌中的油脂。 ②在装有3L培养基的5L发酵罐内,10%的接种量、培养温度25℃、控制溶氧在10%饱和度以下间歇流加葡萄糖进行发酵。 结果: ①酸热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的油脂得率高于有机溶剂提取法;氯仿和甲醇的比例为1:1时,油脂的得率最高。 ②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发酵耗时64小时,菌体浓度、油脂浓度、DHA浓度分别为65.39g/L、49.96g/L、7.57g/L,葡萄糖的菌体得率65.06%;而在间歇流加葡萄糖的同时流加1%的酵母粉时发酵耗时93小时,菌体浓度、油脂浓度、DHA浓度分别为86.67g/L、65.47g/L、11.30g/L,葡萄糖的菌体得率32.32%。 结论: ①从样品处理能力、设备要求、油脂得率及油脂中DHA得率综合考虑,提取裂殖壶菌中DHA的适宜方法为酸热法,氯仿:甲醇萃取剂的比例为2:1。 ②综合考虑发酵时间、菌体得率等指标,确定适宜的方式为间歇流加葡萄糖。
其他文献
以RNA作为药靶的反义寡核酸药物在病毒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核酸化学修饰是提高反义寡核酸成药性的关键技术。基于2-脱氧-2-氟-β-D-阿拉伯糖核苷酸(2-F-ANA)的独特性质,为发展新型的寡核酸化学修饰结构,我们选择以2-脱氧-2-氟-阿拉伯糖尿苷(2-F-ara U)为起点,通过在糖基4位引入不同取代基,提出了一种新的2-脱氧-2-氟-4-取代阿拉伯糖尿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高效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提高肿瘤影像学成像的分辨率,同时高效的将抗肿瘤药物传递到肿瘤组织中,杀伤肿瘤细胞,实
目的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其中放化疗在治疗癌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约75%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接受过放化疗。但是,由于放化疗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是相对的,肿瘤放、化疗往往导致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这是临床普遍存在的难题。沙棘籽油脂肪乳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防辐射、抗氧化的作用,同时又改善了现有注射用脂肪乳剂的ω-6及ω-3比例不当的缺点,是一种全新的营养脂肪乳。本项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