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曾《筹海图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古代战争的频繁发生,兵书作为一种论兵之作也就应运而生。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先秦一直到明清时期,历朝各代都有相当可观的兵书问世,卷帙浩繁,如林垂史。以其内容之博大,气势之恢弘,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史书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同时也是记录兵法即军事理论的载体,故而又成为中国古代兵学的核心内容。而明代因为战争的需要,以及各种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武器装备的改进等诸多因素使一度陷入低谷的兵学再度兴盛起来,从而出现了中国兵学发展历史上的第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有关战争指导和军队建设的理论架构,使兵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以《孙子》、《吴子》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宋代,兵学从私学变为官学,一度盛行,以《武经七书》、《武经总要》为代表。有明一代的兵书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并且种类齐全,同时更加注重运用于实践。如刘寅的《武经直解》、郑若曾的《筹海图编》、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何良臣的《阵纪》、唐顺之的《武编》、赵士桢的《神器谱》、何汝宾的《兵录》、茅元仪的《武备志》、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孙元化的《西法神机》、焦勖的《火攻挈要》、黄道周的《广名将传》等等,其中郑若曾的《筹海图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海防专著,并且学界在目前尚缺乏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仅多为史料作参考引用。因此,本文拟此为题,试图对郑若曾其人以及其海防兵书《筹海图编》进行全面的论述研究,内容包括作者生平简介、该兵书的版本情况、体例特点、写作历史背景及原因、兵书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现的军事思想、应用价值及评价等,敬请方家指教。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患某,男性,43岁,因"左足肿痛、活动受限半小时"于2011年12月4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左足内翻畸形,踝周肿胀明显,跟距关节周围压痛,外踝处张力大,无开放,踝前外侧可触及骨
由于树林观测区域后向散射强度具有快变特性,现有方法无法对UWB SAR叶簇隐蔽目标差值变化检测的杂波分布进行准确建模分析。为此,首先推导分析了均匀观测场景差值变化检测的杂波分布模型,而后假设观测场景后向散射强度服从伽马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一种快起伏场景差值变化检测杂波分布模型。实验应用结果表明,该分布模型可对树林区域差值变化检测的杂波分布进行准确建模分析,从而提高变化检测性能。
由于地理、自然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包括贵州在内的部分地区形成了“孤岛文化”。“孤岛文化”为受其影响的区域内各民族景观资源的形成、民族景观之间的长期共存以及丰富多彩
为了提高变换域JND模型的精度,在计算对比度掩盖因子时只对纹理分量滤波并判断区域类型的方法避免了JND低估的问题。将改进的JND模型用于图像编码,考虑到辅助信息对编码效率的影响,把经过调整后的JND模型结合到量化过程中,能去除更多的视觉冗余并保持兼容性。仿真结果表明,纹理分解的方法提高了JND阈值,改进的编码方法在相似的视觉质量下能节省更多的码率并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比特开销,该编码思路也适用于视频
为了使k个用户能够在多输入多输出Y(multi-input multi-output-Y)双向中继信道中利用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实现用户间信息交换,在上行链路阶段和下行链路阶段均采用广义信号对齐(GSA,general signal alignment)技术,提出了GSA-GSA方案。本方案将对齐信号从传统的方向子空间转移到变换子空间,在源节点和中继节点联合设计预编码矩阵和处理矩阵,克服了传统信号空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对小胶质细胞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Aβ25~35(0、1、5、10及15μmol/L)与BV
受高考新模式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借助微信公众平台,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时事政治素材进行自主分析,培养学生
对电磁搅拌作用下半固态AZ91D的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条件下,AZ91D初生α-Mg相的形态特征为互成60°的六瓣二次枝晶臂均匀分布于一次枝晶臂上,且冷速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