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由于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病死率仍然高达36%-44%。保护性机械辅助通气是ARDS目前的主要支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唯一能降低ARDS死亡率的治疗手段,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仍然缺乏,而即使是保护性机械通气也无法避免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ARDS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肺泡上皮及微血管内皮通透构成呼吸膜结构,任何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及肺微血管内皮的损伤都将导致肺泡结构的破坏,造成肺气体交换功能障碍。A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对探索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降低ARDS死亡率至关重要。肺泡上皮和肺微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及肺泡内大量中性粒浸润是ARDS急性期的特征性病理表现。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在肺泡浸润并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和蛋白酶类进一步加重肺损伤,并趋化巨噬细胞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的浸润,造成持续的肺泡损伤。人中性粒细胞多肽(HNPs)是中性粒含量最多的蛋白,占中性粒细胞总蛋白5%以上,初级颗粒蛋白含量的50%以上。研究表明高浓度的HNPs对肺部损伤的诱导及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嘌呤受体P2Y家族是一类促代谢型受体,由细胞外核苷酸激活并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生成细胞内第二信使。P2Y6是P2Y家族成员之一,可介导HNPs诱导IL-8生成,在炎症诱导及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HNPs刺激原代小气道上皮细胞(SAECs)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s),探讨HNPs介导SAECs及HPMVECs损伤的相关机制及P2Y6在其中的作用。目的研究HNPs对人肺小气道上皮细胞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原代小气道上皮细胞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的HNPs对细胞进行刺激,研究细胞通透性改变。结果1.20μg/ml及50μg/ml HNPs8h刺激可诱导HPMVECs通透性升高,50μg/ml8h刺激可诱导SAECs通透性升高2. HNPs诱导的HPMVECs及SAECs通透性增加由P2Y6介导,可被MRS2578部分阻断。3. HPMVECs对HNPs敏感性高于SAECs,可能与P2Y6在HPMVCs表达明显高于SAECs所致。结论HNPs可通过P2Y6介导SAECs及HPMVECs通透性增加。背景脓毒血症是感染造成的全身性损伤性炎症反应,脓毒血症病因复杂,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其中又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由于病原菌阳性诊断率低造成脓毒血症早期诊断及治疗困难。另一方面,脓毒症患者病情异质性大,老年患者居多,病人常有不同的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脓毒症治疗困难。脓毒血症依病情轻重可分为脓毒血症,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症休克。目前,脓毒症发病率仍以每年5~10%的速度上升,随病情进展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脓毒症患者整体死亡率为30~50%,是目前ICU面临的难题。感染诱导全身性炎症反应并造成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组织器官损伤,如器官功能障碍,凝血与抗凝失衡,全身组织灌注不足与缺血缺氧等,患者最终往往不是死于感染,而是死于感染诱导的全身性损伤性炎症。感染及其控制程度,全身性炎症及其导致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基础疾病,并发疾病,疾病进展等都不同程度影响患者预后。衡量患者基础病情,针对疾病的本质监测病情进展,筛选脓毒血症预后早期敏感因素,并及时有效纠正预后影响对脓毒血症患者具重要意义。目的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分析相对最敏感因素的早期预测指标,为脓毒血症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10-17至2013-8-8脓毒血症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脓毒血症患者53例,根据患者ICU住院期间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将病人分为A,B两组,根据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将病人分为脓毒血症,重症脓毒血症,脓毒血症休克,根据APACHEII评分将病人分为低危(APACHEII<10),中危(APACHEII≥10),高危(APACHEII≥20)。入组后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资料,并进行APACHEII评分及。24h内采取血液标本,血浆IL-6,IL-8;血乳酸,血清降钙素原(PCT)为临床检查项目。根据临床检查及表现分析ICU住院期间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否得到纠正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28天预后及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并分析患者预后相对最敏感因素的早期评估。结果年龄、性别是重症脓毒血症患者28天预后的混杂因素;脓毒血症分级,APACHEII评分,ICU住院期间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否得到纠正,患者ICU住院首次血乳酸,血清PCT,血浆IL-6,IL-8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否得到纠正,血乳酸水平是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否得到纠正是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最敏感预后影响因素;血浆IL-6,IL-8浓度是脓毒血症患者是否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因子。结论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异质性大,预后影响因素复杂,血乳酸、是否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否纠正是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IL-6,IL-8水平与是否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凝血功能早期检测指标。本研究以脓毒血症患者ICU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及28天预后研究观察目标,以患者入组第一天各项指标为监测指标,未对各项指标进行动态观察,IL-6,IL-8水平与患者从入组至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时间是否存在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