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多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显示,目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力量、速度和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更是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合理科学的锻炼行为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已广为人知,但现实中真正积极投入到锻炼活动中的人却不多。研究干预对初中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价值认知和锻炼行为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初中学生锻炼行为干预实验进行初步研究。在干预实验实施之前,对干预实验的时间、地点和锻炼内容进行了准备研究。本实验采用实验组和非实验组实验前后测量、实验组与非实验组的组间对比测量进行设计,以体育活动课为施展平台,以花样跳绳为主要内容,以自由组合为主要活动形式,体育教师在现场进行花样跳绳的技术指导和实验活动的组织管理。干预实验持续3个月,一周2次,每次约30分钟。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备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活动课适合作为干预实验的施展平台;体育情境兴趣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花样跳绳感兴趣的较多,可作为干预实验的主要内容。②干预实验对实验组女生的锻炼价值认知和行为水平的促进作用较大,实验组男生的锻炼价值认知和行为水平变化不明显。③实验前后,不做任何干预的非实验组学生的锻炼价值认知和行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④实验组学生在干预实验前后,锻炼价值认知和行为水平有了显著性的提高,表明干预实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研究建议:①选择合理有效的干预方式,改善干预实验的实施过程。②今后的干预实验研究,进一步考虑样本量的代表性。③提高锻炼行为测量的准确性。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锻炼行为干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