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构建大鼠骨肉瘤“原位移植-肺转移”模型,为研究KISS1/GPR54系统对大鼠骨肉瘤的影响构建实验平台。2.检测KISS1/GPR54系统在大鼠骨组织和骨肉瘤模型中的表达。3.研究KISS1的多肽片段对骨肉瘤UMR-106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4.构建大鼠KISS1基因重组慢病毒并感染UMR-106细胞,获得稳定表达外源性KISS1基因的UMR-106细胞。5.探讨大鼠KISS1基因修饰对于大鼠骨肉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使用钡剂测定大鼠胫骨骨髓腔容积,向骨髓腔内注射适量的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悬液,观察胫骨原位肿瘤生长和肺部转移情况,应用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在细胞、原位肿瘤和肺转移结节中的表达。2.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KISS1和GPR54在大鼠骨组织、UMR-106细胞、裸鼠模型的原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3.采用50nM、100nM、200nM三个剂量的Kp-10(Kisspeptin10肽片段)作用于UMR-106单细胞层,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4.构建携带大鼠KISS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并感染UMR-106细胞,通过荧光表达法判定感染复数(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 MOI),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前后的细胞中KISS1蛋白的表达情况。5.体外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转染前后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各组细胞MMPs,TIMPs的表达变化。体内实验:观察转染前后各组细胞原位模型的肿瘤大小和肺转移结节的数量。结果1.建立了骨肉瘤“原位移植-肺转移”模型。UMR-106细胞、原位肿瘤和肺转移结节中均表达骨肉瘤标记物ALP、OPN。2. KISS1mRNA和蛋白在UMR-106细胞中表达很低,在荷瘤鼠的原位肿瘤中表达极低,在骨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肝组织。GPR54在上述组织中均有表达。3. Kp-10作用后的UMR-106细胞的迁移距离缩短,穿膜细胞数量减少(P<0.05)。4.构建了大鼠KISS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UMR-106细胞最佳MOI值为20。转染后的UMR-106细胞KISS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并能持续表达40天以上。5.体外实验:转染KISS1基因的UMR-KISS1细胞的迁移距离缩短和穿膜细胞数量减少,MMP-2、MMP-9的表达量降低,TIMP-1、TIMP-2的表达量升高。体内实验:UMR-KISS1组裸鼠模型的原位肿瘤体积缩小,肺转移结节数量减少。结论1.应用UMR-106细胞构建的裸鼠骨肉瘤模型,能够形成肺转移。并在骨肉瘤发生、转移的过程中表达具有骨肉瘤生物学特性的肿瘤标记物。2.骨组织低表达KISS1可能是造成骨肉瘤易于转移的原因之一。 GPR54在大鼠骨组织和骨肉瘤UMR-106细胞中均有表达,可作为外源性KISS1基因或多肽的作用靶点。3. Kp-10能够明显抑制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的迁移能力,抑制效果与Kp-10的剂量有关,并可能存在“量-时效应”。Kp-10能够显著抑制骨肉瘤UMR-106细胞的侵袭作用,但未观察到不同剂量的Kp-10对UMR-106细胞的作用差异。4. KISS1基因重组慢病毒能够高效转染UMR-106细胞,高水平、稳定表达KISS1蛋白。5.转染KISS1基因能够在体外抑制骨肉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在荷瘤鼠模型体内抑制和减少骨肉瘤的肺部转移。具体机制可能与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