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鳖子提取物增强双价口蹄疫疫苗免疫作用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偶蹄家畜。目前已知的口蹄疫病毒包括A、O、C、Asia—Ⅰ、SAT1、SAT2和SAT3七种血清型和60余种亚型。这七种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保护力,即动物感染一种血清型的病毒后,可以对该型产生免疫力却对其它型不产生免疫力。口蹄疫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发生大流行,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疫苗接种仍是控制口蹄疫爆发的主要手段。但是就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筛选出一个有效的佐剂来增强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作用对于预防口蹄疫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以豚鼠为实验动物,双价灭活口蹄疫油佐剂苗为抗原,研究木鳖子提取物(ECMS)的免疫佐剂作用。研究分二部分进行:   1.木鳖子提取物对豚鼠体液免疫的作用   将35只豚鼠随机分成7组,分别将2500μg、500μg、100μg或20μg的木鳖子提取物(ECMS)或100μg皂树皂甙(QA)和AsiaⅠ—O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混合免疫豚鼠,以不另加佐剂的疫苗为对照组,另设不免疫空白对照组,于二免后3、6、10、14周采血并分离血清,观察血清中抗O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滴度、抗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水平和抗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当ECMS剂量为20μg~500μg时,ECMS和口蹄疫苗混合免疫豚鼠后,未见不良反应;疫苗中加入ECMS和QA后比对照组诱导更高的抗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滴度、抗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水平和抗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水平,其中ECMS100μg组以及QA100μ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ECMS100μg组抗体水平高于QA100μg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2.木鳖子提取物对豚鼠细胞免疫的作用   将20只豚鼠随机分成4组,并分别将100μg木鳖子提取物(ECMS)或100μg皂树皂甙(QA)和AsiaⅠ—O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混合免疫豚鼠,以不另加佐剂的疫苗为对照组,另设不免疫空白对照组,于二免后3周采血并分离血清,观察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含量变化,以及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中T淋巴细胞在佛波酯(PMA)+伊诺霉素(Ionomycin)协同刺激下的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经过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各组豚鼠血清中的IFN—γ和IL—4浓度均显著高于未免疫组;和不另加佐剂的对照组比较,ECMS组(P<0.01)和QA组(P<0.05)豚鼠血清中的IFN—γ浓度显著提高,ECMS组(P<0.01)豚鼠血清中的IL—4浓度也显著提高;ECMS组(P<0.05)豚鼠血清中的IFN—γ和IL—4浓度显著高于QA组。同样地,经过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各组豚鼠的T淋巴细胞对PMA+Ionomycin协同刺激的增殖反应均显著高于未免疫组。和不另加佐剂的对照组比较,ECMS组(P<0.01)和QA组(P<0.05)豚鼠T淋巴细胞中BrdU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显著提高。ECMS组(P<0.01)豚鼠T淋巴细胞中BrdU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QA组。   木鳖子提取物不仅能增强双价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作用,而且安全性良好,甚至佐剂活性比皂树皂甙强。因此,本研究结果说明木鳖子提取物可作为口蹄疫疫苗的候选佐剂。
其他文献
防御素(defensins)是广泛分布于动物和植物界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根据防御素的分子结构特征和来源不同可分为α-防御素、
本文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描述如何给学生营造或者引导学生营造一个温暖的写作环境;第二部分则侧重于倡导学生去挖掘内心感受、善于发现身边的趣认趣事,激发其写作的
1919年的五四运动,无疑是现代中国在思想、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极为重要的转折点;90年来的历史说明,它促使一个国家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根本性的思想、政治和社会变革。 The
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能直接体现教学思想,是课堂交流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
镉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由于其累积毒性可对机体造成极大的损害。它可对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其中肾脏和骨骼是镉主要的毒害器官。镉骨毒性相关的文献报道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