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德拉自发表第一部小说以来,就在本国捷克和西方世界引起巨大轰动,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也曾引发了一场持续的“昆德拉热”,这种关注由于近来年翻译作品的增多以及昆德拉在某种程度上创作的转向而慢慢消退。但他小说中众多主题的探讨以及显示出对当下文学及社会发展的意义并未被评论界挖掘待尽。从昆德拉的处女作《玩笑》到他最新的小说《无知》,每一部小说的主题都有意无意地涉及了他小说美学中的几个重要命题,“人类生存的境遇”“性爱与政治”“遗忘与回忆”等等。正如法国著名评论家弗朗索瓦·里卡尔所说昆德拉的“所有的小说都无一例外地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故事性的阐述,每一次都使之具体化,都重新追问其涵义,延展其内容的故事,仿佛小说事业成了对于这个根源的无穷变奏,成了导致小说产生的精神世界的永恒的重新判定,而每一部新的著作都需要重新抓住它,重新思考,这样才能使它能够无穷无尽地继续下去。”这其中昆德拉始终在追问的根本是人的“存在”,这存在不仅根植于大地,也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内心世界,使得所有的探讨归根结底都指向这个根本。本文分为四章通过昆德拉小说文本中的一个特殊概念“田园牧歌”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和阐述“存在”的深刻含义。试图利用文本的细读分析昆德拉小说人物中的重要的两个女性形象,来深度解读田园牧歌的定义及内涵,从而进一步批判性地探讨在当下昆德拉这一重要主题对小说世界发展的作用与意义。第一章论述从昆德拉作品诞生之日起,评论界对其作品的研究概况。旨在通过对昆德拉作品的研究情况的梳理和论析,总结和剖析其作品涉及的重要主题及影响,彰显昆德拉作品的价值与魅力,希翼能勾勒出其作为当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的真实情况。第二章首先确定“田园牧歌”作为一个词汇概念涵义,通过具体场景的描述勾勒出这一概念对于昆德拉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挖掘该主题背后所蕴含的“存在”的向度以及它对昆德拉小说美学的意义。第三章分析昆德拉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其中以《玩笑》中的露茜和《不朽》中的阿涅丝为代表,露茜作为开启“田园牧歌”主题的重要人物,阿涅丝则进一步加深了“田园牧歌”主题的意义上拓宽了其内涵,从而在更为深入的层次上探讨了这一主题的变形和演化。作用在于使得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昆德拉随着创作地不断前进,思想上的复杂性虚无性地深刻与极端。第四章讨论昆德拉就“田园牧歌”主题在“存在”问题上的探讨及在当下小说世界中所占据的地位与意义,是否在昆德拉所触及地极限之外,“存在”还能有其它的可能性。而昆德拉的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对于小说家在当今世界中所起到的作用和肩负的使命能否很好的履行和担当并在社会学意义上的警醒能否给予我们更多的反省与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