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30多年间,在新公共管理运动(New Public Management)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政府会计迎来了改革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以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以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为主要标志的政府会计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研究这些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实践不难发现,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全面系统地提供政府及其部门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政府会计信息,为公共财政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考核政府及其部门公共治理效能提供准确的绩效数据,从而帮助社会公众评估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情况。只有将政府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完整、及时地披露才能真正发挥出政府会计的功用。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已经不能满足政府会计的目标要求,理论界和实务界要求对其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研究并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为下一步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成为目前我国政府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财政透明度理论等相关理论,深入剖析我国现行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提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的基本架构,并通过分析我国海南省试点政府会计改革的案例,说明海南改革试点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与本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充分验证本文研究的可实践性。本文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问题,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等几个方面,明确研究的思路,其中重点阐述政府会计和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的定义,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2、3章)分析问题,通过探源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基础理论,分析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的环境动因以及改革的必要性,为下一步提出对策明确方向;第三部分(第4、5、6章)解决问题,在前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质量特征、披露主体、处理基础、披露形式和内容、披露体系等方面构建我国新型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试图为下一步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建立提供参考。其中,提出构建包括政府预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第四部分(第7章)选取海南省试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案例,分析海南改革试点的具体措施和取得成效,最后得出结论海南改革试点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与本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文的研究具有实践性;第五部分(第8章)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下一步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