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鄘卫》考论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aoda0512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诗经·国风·邶鄘卫》为研究对象,采用以礼解诗,以史证诗,诗礼、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先解决了三监的指称与封地,《邶》、《鄘》、《卫》分编的时间与原因等基本问题,然后从周代礼乐文化的角度对《邶》、《鄘》、《卫》中的部分篇章进行解读。通过考证,在辨明主旨的同时,揭示其礼乐文化内涵,并指出其在反映春秋时期卫国礼乐状况方面的意义,以此作为考察整个周王朝礼乐文化在春秋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选题的缘由、意义和研究方法。其次,在全面回顾《诗经·国风·邶鄘卫》研究史的基础之上,总结分析研究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本论文写作的基础。第一章题为“《邶》、《鄘》、《卫》的地望、分编”。先辨明“三监”与邶、鄘、卫之间并无对应关系,纠正长久以来以“三监”来指称邶、鄘、卫的错误观点,既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正名,也为下文的研究打下基础。然后考证出《邶》、《鄘》、《卫》分编始于汉代以前,四家诗均以之为三卷,绝非汉儒误分。在此基础之上,对《邶》、《郎》、《卫》分编的原因进行探析,认为是根据音声曲调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编。第二章题为“周代礼乐文化与《邶》、《鄘》、《卫》美刺诗考论”。认为《淇奥》确为“美武公之德”的诗,从而驳斥了其他错误观点,指出该诗体现了武公时期礼乐文化的繁荣,并体现了西周礼乐建设由“武”到“文”、由“简”到“繁”的转变。《定之方中》体现了卫文公时期礼乐文化的中兴盛况,同时也显示了该时期礼乐与征伐并重的社会现实。《旄丘》为卫伯不修连率之职的反映,意味着周王朝“亲亲”纽带的松动,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分封制度亦遭到破坏。第三章题为“周代礼乐文化与《邶》、《鄘》、《卫》战争诗考论”。认为《雄雉》篇主旨为大夫悔仕于乱世,末尾一章为用诗之意,表明此诗曾用于讽谏。认为《伯兮》主旨应如《诗序》所言,为“卫宣公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事,体现了春秋初年周王室尚能纠合诸侯以征伐,卫国礼制虽遭破坏尚尊王崇礼。认为《邶风·击鼓》所言为“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伐郑”事,开创了诸侯联合伐某国的先河,从此王室对诸侯控制力衰弱。第四章题为“周代礼乐文化与《邶》、《鄘》、《卫》婚恋诗考论”。《芄兰》既不为刺惠公或其他在位之人的诗,也非刺童子被成人之服的作品,而是青年男女的赠答之诗,它反映了周代婚冠的重要礼俗。《木瓜》篇为反映青年男女投赠的诗,为周代贽见之礼的体现。鉴于婚姻与政治间的密切关系,《硕人》篇透露出齐、卫两国对于庄姜嫁卫的重视。《绿衣》主旨为讽刺嬖妾上僭的违礼行为,卫国嫡庶异位是卫国礼乐崩坏的具体显现,是周王室和卫国衰落的关键所在。《新台》是描写男女幽期密约时互相戏谑的诗,绝非“淫乱”之诗。《桑中》为青年男女幽约的诗,是社祀和高禖祭风俗的反映。第五章题为“《邶》、《鄘》、《卫》与殷、周文化的传承、演变”。首先,认为《邶》、《鄘》、《卫》传承了殷商文化尊神隆祀、崇武尚力的特点,演变之处在于变制度以“尊尊”原则为“亲亲”为原则,变文化的神权化属性为礼乐属性。其次,礼乐文化至武公时达到繁荣并发生演变,呈现出繁琐、僵化的特点,趋向保守;春秋之后至卫文公之前,传统礼制遭到僭越与破坏;文公时,礼乐文化得到中兴,礼演变为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为守国、行政、得民的根本原则。第六章题为“《邶》、《鄘》、《卫》的内容、艺术解读”。首先,指出《邶》、《鄘》、《卫》的特征是婚恋诗多且多男悦女之辞,其因在于卫商业的发展、殷商的女乐传统、卫国对礼乐制度的尊崇。其次,《邶》、《鄘》、《卫》章句结构与篇章结构处于十二《国风》和《雅》诗之间,呈现出过渡状态,并对产生此特点的原因进行探析。结语部分再次重申了该文的写作目的和主要观点,并谈了写作中的体会。附录乃本文在写作时所涉及到《邶》、《鄘》、《卫》部分诗篇的集校集注,是本文得以形成的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当今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动态多变,单靠决策层及管理层的智慧显然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鼓励他们主动为参与到管理中来,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是评价植被因素抵抗土壤侵蚀能力及准确估算土壤侵蚀模数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及天然降雨径流小区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和文献数据,对紫色
贡本(Kumbum,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院之一,贡本措周(KumbumTsodrug,塔尔寺六族)是分布在塔尔寺周围的申中措哇(shiang skyong tshoba)、西纳措哇(zi na tsho ba)
本文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现代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具体的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正>青花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创造性地将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工艺相结合而烧成的一个瓷器釉下彩装饰品种。明、清时期的青花釉里红虽延续生产,但由于它的烧制工艺技
作者探讨了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产业逐渐在产业界取得支配地位的时代。目前正在进行的机器智能化、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是可以与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不断问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国的商品进行
本设计将现有的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GPS接收机计算得到的定位信息能够
20世纪40年代,随着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已不能满足评价和反映政府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公共资源利用效果的任务,绩效审计应运而生,并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得到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优化例题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