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提出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据此中央出台和修改了多部方案和文件,做出具体安排和部署。本轮党政合署合并改革与以往历次改革不同,涉及党政机关与行政机关,突破了以往行政机关内部改革的局限性,旨在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政联动和部门间协调配合,建成高质效的服务型政府。同时,本轮改革涉及的范围广、力度大,带来的影响也较大。这种影响根源于我国独特的党政关系,不仅体现在党政体制上,也体现在行政法基本理论上。本轮党政合署改革与现有行政法条文、理论存在不相合之处。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当下,改革必须有法可依,改革完成后形成的部门也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因此,进一步探寻党政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运行模式,消解二者的不相合,使二者形成合力,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历史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轮党政体制改革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文章从党政关系的分析入手,对党政关系发展的历史、我国历次改革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将近年来相关法律规范和政策文件进行比较归纳,分析了两种权力的运行现状。同时,文章分析了本轮党政体制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本轮党政合署合并改革所带来挑战的具体体现,并通过案例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党政权力运行模式、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归纳总结,以及对改革面临的新挑战的综合探讨,文章进一步从现下和长远两个维度提出思考,提出在改革刚落地的现下,须坚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于法有据、上下协调做好制度衔接等原则,应着重关注各地改革的落实情况,维护改革成果。同时从长远的维度,提出完善行政主体理论、构建行政法典等,探索我国党政与宪制双轨制权力体系的有机、高效运行,以期能够从两个维度平衡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探索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和高质效的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