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洛村拉祜西民间信仰空间研究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居住在中缅边境洛村的拉祜西为研究对象,聚焦促使该区域秩序生成和维持的民间信仰体系,从时空研究,尤其是从空间研究的视角,进行细致考察和深入描述的民族志研究,重点关注民间信仰的空间构成力。在前后十个月的实地田野调查基础上,本文试图以空间为研究视角,探究地处边境的拉祜西这一族群的社会空间构型,是如何通过诸如传说、仪式等一整套具有隐喻性质和实践经验的民间信仰体系来表现、建构、生产的,形成拉祜西自有的时空观、人观、文化传统、行为惯习。同时,分析民间信仰所形构的空间与其他诸如政治、现代化等诸多空间之间相互挤压、叠加和并置的状况。本论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第一章探讨拉祜西居住的自然和人文空间。主要探讨洛村拉祜西如何运用民间信仰,打破新居地的空间均质性,将空间进行圣化、区分,从而通过集体的历史记忆,达到对居住空间的认识和整顿,形成“地方感”,将所居住的空间转化为结合民间信仰和文化逻辑的“地方”。第二章探讨以“家神”为中心的信仰空间。主要探讨洛村拉祜西围绕“家神”的仪式实践和交往实践,由此构建了拉祜西以血缘、亲缘为基础的交往空间,强化着家族这一亲缘关系在拉祜西的关系联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探讨以“寨神”为中心的信仰空间。主要探讨洛村拉祜西以“寨神”为基础,通过关涉集体利益的仪式和节庆,塑造了村寨的神圣时空体系和生活节律,同时,形成以村域为地缘边界的拉祜西村寨公共空间,加强了以村域为界的村落地域认同。第四章探讨以佛区信仰体系。通过以“佛区佛主”为中心的跨村/跨国交往体系,形塑了拉祜西对村域以外的时空认知,构建了拉祜西超乡土的联结空间,实质上强化的是对同一族群或分支人群的认同。拉祜西在以上三重信仰空间的建构和实践中,展演着富有特色的观念体系和文化逻辑,并表达着对不同结构的认同。第五章本着对洛村拉祜西文化社会稳定结构的追寻,在以上三章对三重信仰空间构型铺陈和展现的基础上,试图总结作为空间体系的拉祜西民间信仰的特征、结构,包括三重空间的级序、空间的非均质性、二元合和的结构逻辑、空间的内部阶序等。并且,基于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空间叠加并置错置等事实下,研究作为社会空间之一的民间信仰空间与政治空间、现代医疗空间、网络虚拟空间之间的空间叠加互动关系,展现来自村落内外多重空间力量的遭遇与相互碰撞,最终这一空间体系的张力,表现为民间对社会结构有选择地继承和创新,对这一空间体系进行扩展、重构和改造,以实现各种空间在拉祜西社会的共融与平衡。通过对这些蕴藏于表象之下的结构探析,本文也试图为研究边境地区跨界族群的文化实践和主体性诉求提供基于空间研究的人类学阐释。最后部分为结语:一是民间信仰空间构建了拉祜西的文化主体性,三重信仰空间及其下的文化实践,构筑起了中缅边境拉祜西社会的社会体系和意义体系,即是中缅边境拉祜西的文化特性和主体性。二是感觉结构的开放性融合了空间的叠加。空间的生产性,通过原有的感觉结构,结合个体及群体的新的经验,修正并创造新的空间和空间关系,来解决各种空间之间的相遇问题,这是理解当今众多乡村空间叠加与并置的有效手段。三是空间研究是跨境民族研究的重要方法,也应该成为理解边境社会文化与人群的重要关切。时空并不像我们所感知、所忽略的那样,是自在自为的,它是被生产的,同时也是生产者。通过研究和论述,本文想要展现的,是拉祜西的民间信仰如何成为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时间、空间的塑造者,民间信仰又如何超越世俗的时间(我们惯习的西历、农历时间)和空间(我们惯习的行政区划、国家边界),稳固并操控着不同层级的时间节奏、空间架构,从而形塑这一群体的社会结构,达至这一族群社会的维持、运转和发展。同时这一时空结构,也即感觉结构,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中,这其中既包含了过去历史的因素,亦包含了当下和未来的因素,每一代拉祜西人可以通过一整套民间信仰实践传习到历史的感觉结构,亦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经验,发展新的感觉结构,使得这一基于民间信仰发展而来的空间具有生产性,可以再生产。面向历史与未来,本文试图全面地展现一个地处云南边地的跨境民族特殊的民间信仰风貌和迥异的时空构型。
其他文献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有30余年了,让我说出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我可以说出很多条,但让我说出怎样解读文本才是一条正确的路,还真有些为难,这也代表了大多数语文教师的真实状态。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不厌其烦讲解作者简介、进行背景分析、让学生背诵默写,逐字逐段分析、挖掘、咀嚼文本,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
期刊
改编权所控制的改编行为是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行为。对于改编行为的认定,应当从"改变原作品"与"创作出新作品"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对利用他人作品元素改编行为的判定,关键在于判断该行为是否属于以改编方式使用他人作品的独创性表达。认定侵害改编权意义上的实质性相似,首先要比对、归纳原被告作品之间的相似点、不同点,其次要对相似性内容是否属于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性表达和被告涉案使用行为的属性进行分析,并在
随着国际化趋势逐渐加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汉语,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也日渐提高,国际上兴起了"汉语热"。但是对于国际学生而言,学汉字是件很困难的事,相对于字母,汉字是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国际学生要从最基础的结构部件学习,循序渐进,掌握汉字结构的规律。学习汉字也有其独特方法,以临摹汉字为例,先看整个汉字,再观察汉字结构,将写完的这个完整汉字与原图进行比
警务管理模式是指执行规则、促进秩序或安全保证的标准化行动,是警务理念、目标原则与实践行为方式的统一体,包含制度规则、运行机制、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四个维度。传统警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多元化、风险化、复杂化的社会形势。借鉴国内外警务管理模式现代化的经验,规范化的制度体系、集约化的运行机制、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和信息化的工作手段成为首都警务管理模式变革的关键步骤,能够应对首都主要社会特征改变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汉代音乐思想包含着礼乐思想、审美思想和悲美观念,对后世研究汉代艺术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汉代音乐可谓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音乐部分的关键内容,其发展不仅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影响,还受到各种民族音乐观念的冲击。因此,汉代音乐思想对中华民族音乐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与社会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指明的实现妇女解放的科学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在发动和组织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推进了建国初期农村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家务劳动与妇女解放之间关系等方面,也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党在这一系列历程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推动新时代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继续向更深层次发
研究了2-乙基-4-甲基咪唑(2E4MI),1-苄基-2-甲基咪唑(1B2MI)和1-(3-氨基丙基)咪唑(API)三种液体型咪唑衍生物对环氧树脂(EP)固化反应行为和固化物性能的影响。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三种体系不同升温速率下反应的放热行为及固化度变化,运用Friedman法研究了各体系在不同固化度下的活化能,通过等温DSC法比较了120℃下的固化行为,对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
阐述数字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主要结构、基础性质、测试技术的应用,包括电路的功能测试、直流参数测试、交流参数测试法。
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产业的基础,关乎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集成电路测试是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环节,贯穿于设计、制造、封装和应用等全产业链。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和封装等技术的发展,对集成电路测试提出了挑战。在总结集成电路测试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集成电路测试的全流程,基于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发展现状,详细地分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ATE自动化测试、测试向量转化优化和高速信号完整性测试等关键
厌氧发酵是餐厨垃圾常用的处理方式,其具有同时实现有机废弃物处理和能源再生的特点。然而,由于餐厨垃圾盐分和有机组分的含量受饮食习惯、餐厨垃圾来源等因素影响巨大,导致其厌氧发酵时,沼气产量和质量很不稳定,影响后续的利用效果,甚至危及发酵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现有研究多着眼于盐分对产气的影响,缺乏对餐厨垃圾有机组分含量变化的考虑,因而研究结果普适性不足。本研究通过序批式实验,探究盐分对餐厨垃圾有机组分厌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