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21-羟化酶缺乏症(21-hydroxylase deficiency,21-OH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症的诊治水平。方法(1)、收集被诊断为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2)、应用Sanger测序联合MLPA技术对CYP21A2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侧翼20bp区域进行检测;(3)、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和随访,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4)、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纳入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35例,其中男性患儿15例(43%,15/35),女性患儿20例(57%,20/35);失盐型患儿20例(57%,20/35),单纯男性患儿15例(43%,15/35)。失盐型患儿就诊原因以呕吐、腹泻最为常见(占50%,10/20),平均诊断年龄4.91±13.24月龄。单纯男性化型患儿就诊原因以外生殖器异常最常见(占100%,15/15),平均诊断年龄56.53±38.06月龄。(2)、35例患儿均行血清17-OHP、雄烯二酮、孕酮、睾酮检测,35例(100%)17-OHP、雄烯二酮均增高,31例(88%,31/35)孕酮增高,17例(48%,17/35)睾酮增高。33例行血清ACTH与皮质醇检测,其中30例(90%,30/33)ACTH升高,17例(51%,17/33)皮质醇降低。(3)、应用Sanger测序联合MLPA技术对25例患儿CYP21A2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侧翼20bp区域进行检测,23例检测出CYP21A2基因突变,2例检测结果阴性,检测阳性率为92%。25例患儿CYP21A2基因Sanger测序共检测出13种点突变,包括9种错义突变(p.I173N、E6 cluster、p.R357W、p.V282L、p.R484P、p.Arg436Cys、p.Ser494Asn、p.Asp184Glu、p.Arg357Trp);2种缺失突变(p.G111Vfs*21、p.L308Ffs*6);1种无义突变(p.Q319X)和1种剪接位点突变(I2G)。其中以I2G(38%)、p.I173N(14%)最常见。其中5例Sanger测序仅发现CYP21A2基因一个突变点和3例未能发现突变点。对上述8例患儿采用MLPA技术进行CYP21A2基因检测。共检出3种大片段缺失(第1号、第3号外显子缺失;4号外显子缺失;1-7号外显子缺失)。仍有2例MLPA技术检测结果阴性。(4)、本研究中4例21-OHD患儿并发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诊断21-羟化酶缺乏症的年龄平均为4.4±2.31岁,诊断中枢性性早熟的年龄平均为6.61±1.14岁,骨龄平均为11.25±0.5岁。结论(1)、呕吐、腹泻是失盐型21-OHD患儿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也是该型患者并发肾上腺危象的常见诱因,因其无特异性,易导致诊断延误。(2)、类固醇激素在21-OHD的诊断中敏感性依次为:17羟孕酮=雄烯二酮>孕酮>皮质醇>睾酮。(3)、延迟诊治和不规律治疗可能是21-OHD患儿并发CPP的重要原因,尤其当患儿骨龄提前至11-12岁龄时,需警惕CPP发生的可能。(4)、CYP21A2基因Sanger测序联合MLPA技术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基因检测手段,可同时检出基因点突变和大片段缺失,对本组病人检出率高达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