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民结合是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经济、教育、科技、人才等多个领域内实现国防与现代化发展的结合,通过将国防深深地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来实现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深度的国防与经济结合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及强大的支持。在日益激烈的全球新军事变革、国内发展经济和建设国防的双重任务的背景下,实施“军民结合”战略,是兴国之举,是强军之道。由于西方制度与文化和国内的差异性,尽管以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军事强国有其先进的“军民结合”实施的成熟理论和成功范例,但是仍然不能将其模式生搬硬套到国内,而是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变革道路。因此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便开始进行相关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仍然在“军民结合”的道路上处于初级阶段,在理论上也仍处于相对空白的领域。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实施“军民结合”战略的军工企业的组织特征。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我国军工企业与非军工企业在组织结构上有着诸多的不同。比如:军工企业面临的客户只有军方这一单一需求方,只能通过有限竞争才能实现产品经营;价格制定没有通过正常的市场机制来制定;国家的当前形势决定技术的研究方向等等。因此,想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实现军品和民品的同时研发和制造,在实施的过程中必定会因为目标的二重性、背景的差异性、主题的多元性、客体的系统性以及改革的渐进性等问题,这亦对军工企业的组织结构的要求提到了更高的层次。我国的军工企业正处在企业变革的关键时期,需要深入的对变革期军工企业进行研究。(2)军工变革企业的案例研究。根据理论抽样抽取了十二家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进行多案例分析。案例研究有助于深入地探索我国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现阶段企业结构的具体整合状况,引发更多的理论思考,为以后的实证研究作基础。(3)对军工企业的问卷调查。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这十二家案例单位实施“军民结合”战略的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在回收问卷中,我们进一步对这些案例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军、民整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技术共享较为困难的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应建立松散耦合型的组织来实施“军民结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