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面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日益弱化和社会机构养老模式所显现出的不足,社区养老这一同时吸收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优势的养老模式,越来越发挥出显著的作用,与前两者相比更加适应我国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应对我国老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正确选择。本文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社会照顾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理论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试图论证社区养老这一成本低、效率高,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的养老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不仅可以满足现实生活对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又可以有效避免机构养老官僚化倾向,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选择。本文以太原市双东三社区为例,运用比较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社区内200名60岁以上老人,从生活照料、健康医疗、精神文化、养老服务完善等多个服务需求角度出发,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调查结果和太原市实际情况,分析出资金匮乏、人力资源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项目单一是我国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而政府和社区职能划分不清,资源协调不善,缺乏必要的宣传及法律支撑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系统的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先进经验,并通过对英国社区照顾、德国“邻里之家"模式、美国养老社区、日本社区老年服务、香港的安老服务概况及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思路: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快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二是整合社区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三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筹资多元化;四是注重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作者希望通过这些经验为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提供良好借鉴。社区养老服务需要政府、社会机构、社区、家庭的多方支持,要从老年人的切实需求出发,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样化的服务。本文力图通过深入剖析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完善、细化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探索解决我国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道路,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理论水平有限,本文对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及其背后运用的理论、方法还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