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HFSS软件与CST软件,从对不同卫星平台天线单元及RM星仿真与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天线工作频率不同受星体及周围环境影响程度不同,根据前文描述与验证,对于C,S频段等工作频率较低、工作波长较长的天线其受星体及周围环境影响较小,RM星仿真与实测差异性较小,可以采用仿真来代替实测。对于X频段等工作频率较高的天线,受星体及周围环境影响较大,RM星仿真很难精确反应实际影响程度,仿真可以作为一种预示,反应星体影响的趋势,如果RM星指标余量较大也可以用RM星仿真代替实测。其次,从星体结构考虑,过大的星体将直接导致计算量成几何级数增长,甚至由于计算时间过长而不能很好的收敛,导致仿真精度变差,仿真结果仅能提供参考。对于超大星体及具有大型反射面的星体,建议采用仿真与测试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解决RM星辐射特性问题。